本报讯(通讯员郜馨)连日来,李万街道认真学习贯彻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平启调研讲话精神,积极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发展的瓶颈,把脉开方、对症下药,推动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质提速。
增强发展意识,创造良好环境,加大招商力度。项目建设是示范区发展的基础。李万街道作为示范区的核心区,争做发展“领头雁”。该街道继续优化环境、提升服务,积极推进集幼儿园、小学、中学于一体的韩公教育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大沙河工程、黄河路扩宽工程、市气象局门前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好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国家安全局等单位和百大嘉苑、正大国贸等住宅小区项目建设,做好清溪华庭项目的对接工作。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各种渠道广泛搜集各地企业信息,作好承接计划,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人脉和信息资源,积极开展以企引资、以民引资、亲情招商等活动。
增强服务意识,搞好各项服务,争取更大发展。该街道一是严格按照民主科学决策工作法,决策村级各类重大事项,全面推行阳光听证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二是完善街道、村两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构,设立接访服务区、法律政策咨询服务区和矛盾调解区,实现综治、信访、司法等部门联合办公,提高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能力;三是高标准建设街道、村两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四是完善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机制。
增强稳定意识,把稳定作为工作重点来抓。该街道推行“一格四员”网格化管理模式,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降低矛盾纠纷发生几率。充分利用“五老”人员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使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维护辖区社会大局稳定。
增强为民意识,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等问题。该街道全力为民办实事,逐户排查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等特殊人群,复核认定城市低保人员、农村低保人员、优抚对象,高标准完成低保、优抚、大病救助、国家困难补助等补贴资金的发放;完善村级劳动服务站,建立各村劳动力信息系统,对辖区农民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失地群众实现就业;通过“慈善超市”,不断加大服务困难群体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