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诗人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今有小女子我三十分钟乘‘铁马’来,这匹‘铁马’让我的双城生活更方便、更惬意。”郑焦铁路开通运营后,因丈夫工作调动而在郑州生活、在焦作工作的市民许女士每次谈起这匹“铁马”便言语甚欢。
这匹“铁马”不仅方便了无数类似许女士这样的群众出行,也让更多的焦作人圆了城铁梦,期待享受融城新生活;这匹“铁马”连接了焦作南北两个铁路线网,融入了全国跨线线路,为我省“米”字形铁路建设画了重要的一笔;更重要的是,它让焦作融入郑州半小时经济圈,开启了焦郑融城新时代,加快了焦作经济的运行节奏。
百年铁路再添新动脉,点下全省“米”字形西北点
2015年6月26日7时15分,位于郑州火车站7站台的C2900“和谐号”动车,在一阵嘹亮的汽笛声中徐徐启动……它标志着郑焦铁路的正式开通,焦作370万人民梦想成真,迎来一个崭新的高铁时代。
铁路部门在统一发布试运行消息时,将建设时的称谓郑焦城际铁路更名为郑焦铁路。对此,郑州铁路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郑开城际铁路是两座城市之间一段相对封闭的线路,而郑州至焦作间的铁路并非单一的城际铁路线。随着河南‘米’字形高速铁路网的提出,西北‘一点’,正好与郑焦铁路走向重合。未来郑焦铁路将是郑州经焦作至太原高铁线路的一段,因此,将之更名为郑焦铁路更为准确。”
郑焦铁路的开通,令370万焦作人民为之高兴、自豪。之前,焦作长达100多年的铁路史中始终留有遗憾,过境铁路全是客货混运,运力几近饱和;焦作虽与省会郑州仅一河之隔,但没有直达列车,绕道新乡路程拉长到143公里需耗时2个多小时;路过焦作的火车车次少,许多焦作人坐火车出行要到郑州、新乡搭乘,非常不方便。
焦作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等国内著名景区,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000多万人次。与之相对应的两个尴尬数据却是:焦作市年均列车发送人数仅为100多万人次,占游客总人数比例不足5%,这种情况在国内旅游城市中极为罕见。
如今,焦作顺利化解了这一“肠梗阻”,郑焦铁路宛若巨龙由南向北蜿蜒而行,跨黄河、连郑焦,像一条纽带,衔接着城与城,牵引着人与人。
据了解,郑焦铁路全长77.8公里,焦作市境内线路长约52.9公里,项目总投资92.1595亿元,为双线有砟重型轨道,设计速度目标值200公里/小时(预留250公里/小时),共设6站,是河南省第一批开工建设的城际铁路,也是郑州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原城市群高速轨道交通网络以及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郑州至太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的放射线,郑焦铁路主要承担郑州、焦作两市间及两地区与城际轨道交通网其他城市间的客流运输任务。
郑焦铁路开通后,我市与郑州两个路网结点间的铁路里程缩短至70公里,旅行时间缩短至半个小时,我市将与郑州实现同城化、一体化。作为中原经济区唯一既处于核心区又连接省外的城市,焦作连接豫晋两省的独特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目前,我省正在全力打造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未来的郑州将成为面向全球的现代航空都市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我市将和郑州一起,共享与全国、全球直接对话的优势和发展红利,实现借台唱戏、借梯登高、借力发展的目标。
郑焦铁路的开通,使我市旅游业的实力进一步增强,游客旅游方式将发生变化,散客游、自助游、周末游的数量大幅增加,“快旅慢游”格局将加速形成,旅游市场格局将发生变化。去年,市旅游局动员旅游市场主体开行了“云台山号”北京、武汉系列旅游专列,更多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有条件进入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外地游客在焦停留时间延长,游客规模迅速扩大,旅游收入明显提高。
郑焦铁路的开通,使我市经济融合更加快速。我市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如今,一头连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一头连着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焦作在更大空间、更高层次的谋划发展上有了难得的机遇。郑焦铁路像串糖葫芦一样,把焦作与郑州乃至中原城市群的各个城市串起来,拉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以及旅游热、投资热、产业转移热,加快了我市与郑州、洛阳等城市的对接和融合。
郑焦铁路的开通,促使我市城区路桥建设也将完成一次凤凰涅槃,城区道路的通行状况将大为改观,势必为建设中的焦作产业集聚区的腾飞注入新活力。
融入全国跨线线路,打通晋豫穗连接通道
“铁马”追风逐梦来。郑焦铁路的开通运行,大大改变了焦作市民的出行问题,它融入了全国跨线线路,打通了晋豫穗连接通道。但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这是市委书记孙立坤多次力争而来的项目。
多年来,解决焦作铁路运力所遭遇的瓶颈问题,成为每一个焦作人的所思所盼,也成为焦作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心头的一件大事。自2008年开始,焦作市委、市政府乘国家大力发展高速铁路之势,全力谋取焦作快速发展铁路之事。时任焦作市长的孙立坤,无数次带领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去郑州、上北京,反复向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以及铁路等部门反映焦作人民的心声,汇报郑焦城际铁路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
进展并非一帆风顺。当时的郑焦城际铁路项目由于焦作行动快,在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前就已启动。但按照有关规定,城际铁路须先作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批复后还要作单个具体的项目规划,由于当时国家还没有通过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加上此项目线路短,得到铁道部支持的难度很大。
为使该项目顺利实施,孙立坤多次赴京沟通,据理力争。在介绍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时,他给出了让铁道部完全信服的理由——要与全国大的路网相连,郑焦城际铁路不只是城际连接,不是“断头路”,而是一条融入全国的跨线线路!
从太原到焦作再往南是一个铁路线网,京广线也是一个铁路线网,焦作正好把这两个线网连接起来。铁路从焦作到郑州后,可以再直接到广州,焦作就有可能发送直达广州的列车;山西人从太原坐车,也可以通过这个跨线线路直接去郑州、广州,而不用再绕道新乡;经郑焦城际铁路,能从郑州直接到达新郑机场,还可以从郑州直接到西安……郑焦城际铁路,对焦作、对河南甚至对全国,都十分有利。
在得到铁道部认可后,在省政府和省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郑焦城际铁路项目简化了审批程序,越过中原城市群轨道交通规划、项目规划方案研究等阶段,直接开始编制项目预可研报告,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快速推进。
有志者,事竟成!2009年6月,铁道部、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的郑州至焦作铁路项目建议书送至焦作市。2010年8月3日,郑焦铁路拉开了建设序幕。2013年,焦作市委、市政府将铁路建设纳入“十大建设”范畴,郑焦铁路建设作为重头戏。2016年,郑焦铁路顺利开通运营。
千方百计促征迁,克难攻坚促梦圆
在郑焦铁路建设中,按省部合作协议,我市除了出资10.5718亿元,还要负责征地、拆迁安置等多项工作。这些工作的顺利推进,是主体工程建设的前提。
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专题工作推进会议,研究部署郑焦铁路有关事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指挥长,市直有关职能部门和沿线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郑焦铁路建设指挥部,推出了“七个一”工作法:一大建设、一套班子、一本台账、一周一例会、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观摩、一年一考核。
市委书记孙立坤等领导多次赴现场调研,协调解决问题和困难。他说,郑焦铁路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惠民工程,事关焦作转型发展、形象的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全省关注、全民期盼。不借众力而难为,不集众智而难成,需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真抓实干的强大合力。要严格落实工作责任,科学安排施工计划;严把工程质量关,全力打造经得起时间、群众和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
我市市委将推进郑焦铁路建设作为一个风清气正干事的检验平台,明确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五个不让”:不让事情在自己手里耽误,不让工作在自己手里中断,不让文件在自己手里积压,不让错误在自己手里出现,不让单位形象因自己受到损害。
面对征迁这一难题,郑焦铁路征迁中,我市重点抓了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抓牢时间节点,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有序推进、快速推进,只提前,不推后。二是严格资金管理,严守征迁补偿资金高压线,加强资金监管,该给群众的补偿资金,全部及时发到群众手中;该让群众享受的优惠政策,也都不折不扣落实。三是优化建设环境,不回避工程建设带来的利益矛盾,及时了解情况、妥善化解,防止矛盾激化、事态扩大,全市5个县区14个乡镇(办事处)53个行政村129处征迁节点基本上做到了稳定征迁、和谐征迁。
郑焦铁路的建设开通,也与郑焦铁路工程所有参与者、建设者的努力实干和无私奉献密不可分。中铁七局集团郑焦铁路项目部承担着郑焦铁路黄河桥以北(包括黄河北引桥)共计494片箱梁的架设任务,其中32米箱梁476孔、24米箱梁18孔,架设范围包括特大桥7座、大桥3座、中桥1座,最长特大桥长约2.8公里。郑焦铁路横跨南水北调渠、飞架黄河,宏伟壮观的场景展示了铁路建设者“敢牵铁龙跨清渠”的英雄风采。
爬坡过坎,最可贵的是勇气。克难攻坚,最难得的是精神。焦郑铁路的建设开通,展现的是怀川人和参与怀川建设者敢“啃硬骨头”的豪情壮志。
发展“十”字形铁路网,打造智慧交通
郑焦铁路的开通,点燃了焦作人的无限激情,谋划了大动脉引领大发展的智慧交通建设。焦作人的高铁梦开始向智慧化的大交通进发了。
我市以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区域性交通枢纽为目标,计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十”字形快速铁路网和“三横三纵”高速公路网。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智慧交通建设,实现多式联运、零距离换乘、无缝化对接,推进公众出行服务、货运与物流服务现代化。
焦作“十”字形快速铁路中,长344.961公里的郑太高铁焦作—太原段,是我省“米”字形铁路的重要一笔,预计今年动工,2020年建成通车,届时焦作至太原最快只需1.5小时。
同时,作为河南省城际铁路重要组成部分,新乡—焦作—济源城际铁路已获国家批复;云台山支线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以市内运煤铁路为基础的市区轨道交通、市域铁路、旅游专线项目也在积极谋划中。
今年1月10日起,焦作直达北京西站高铁正式运营,结束我市没有始发北京列车的历史。
未来几年,随着郑州至开封、郑州至新郑机场两条城际铁路的建成通车和新郑机场至许昌、郑州至洛阳两条城际轨道交通的开建,方便快捷的城际铁路将把焦作、郑州、开封、洛阳、新乡、许昌等9个城市紧紧“抱”成一团,中原城市群融城大幕渐次拉开,居民出行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之间的城际轨道交通运行后,将有这么一串数字让焦作人惊喜不已:从焦作到开封只需55分钟,到洛阳只需33分钟,到济源只需19分钟,而到新乡时间更短,仅需17分钟。
市委、市政府在新时期的铁路发展战略,必将促进我市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积极连通中原城市群与太原城市群,对接郑州航空港,强化与郑州等周边城市的融合发展,为焦作的再一次腾飞蓄积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