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②)郑焦铁路建设作为重头戏。2016年,郑焦铁路顺利开通运营。
千方百计促征迁,克难攻坚促梦圆
在郑焦铁路建设中,按省部合作协议,我市除了出资10.5718亿元,还要负责征地、拆迁安置等多项工作。这些工作的顺利推进,是主体工程建设的前提。
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专题工作推进会议,研究部署郑焦铁路有关事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指挥长,市直有关职能部门和沿线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郑焦铁路建设指挥部,推出了“七个一”工作法:一大建设、一套班子、一本台账、一周一例会、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观摩、一年一考核。
市委书记孙立坤等领导多次赴现场调研,协调解决问题和困难。他说,郑焦铁路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惠民工程,事关焦作转型发展、形象的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全省关注、全民期盼。不借众力而难为,不集众智而难成,需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真抓实干的强大合力。要严格落实工作责任,科学安排施工计划;严把工程质量关,全力打造经得起时间、群众和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
我市市委将推进郑焦铁路建设作为一个风清气正干事的检验平台,明确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五个不让”:不让事情在自己手里耽误,不让工作在自己手里中断,不让文件在自己手里积压,不让错误在自己手里出现,不让单位形象因自己受到损害。
面对征迁这一难题,郑焦铁路征迁中,我市重点抓了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抓牢时间节点,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有序推进、快速推进,只提前,不推后。二是严格资金管理,严守征迁补偿资金高压线,加强资金监管,该给群众的补偿资金,全部及时发到群众手中;该让群众享受的优惠政策,也都不折不扣落实。三是优化建设环境,不回避工程建设带来的利益矛盾,及时了解情况、妥善化解,防止矛盾激化、事态扩大,全市5个县区14个乡镇(办事处)53个行政村129处征迁节点基本上做到了稳定征迁、和谐征迁。
郑焦铁路的建设开通,也与郑焦铁路工程所有参与者、建设者的努力实干和无私奉献密不可分。中铁七局集团郑焦铁路项目部承担着郑焦铁路黄河桥以北(包括黄河北引桥)共计494片箱梁的架设任务,其中32米箱梁476孔、24米箱梁18孔,架设范围包括特大桥7座、大桥3座、中桥1座,最长特大桥长约2.8公里。郑焦铁路横跨南水北调渠、飞架黄河,宏伟壮观的场景展示了铁路建设者“敢牵铁龙跨清渠”的英雄风采。
爬坡过坎,最可贵的是勇气。克难攻坚,最难得的是精神。焦郑铁路的建设开通,展现的是怀川人和参与怀川建设者敢“啃硬骨头”的豪情壮志。
发展“十”字形铁路网,打造智慧交通
郑焦铁路的开通,点燃了焦作人的无限激情,谋划了大动脉引领大发展的智慧交通建设。焦作人的高铁梦开始向智慧化的大交通进发了。
我市以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区域性交通枢纽为目标,计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十”字形快速铁路网和“三横三纵”高速公路网。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智慧交通建设,实现多式联运、零距离换乘、无缝化对接,推进公众出行服务、货运与物流服务现代化。
焦作“十”字形快速铁路中,长344.961公里的郑太高铁焦作—太原段,是我省“米”字形铁路的重要一笔,预计今年动工,2020年建成通车,届时焦作至太原最快只需1.5小时。
同时,作为河南省城际铁路重要组成部分,新乡—焦作—济源城际铁路已获国家批复;云台山支线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以市内运煤铁路为基础的市区轨道交通、市域铁路、旅游专线项目也在积极谋划中。
今年1月10日起,焦作直达北京西站高铁正式运营,结束我市没有始发北京列车的历史。
未来几年,随着郑州至开封、郑州至新郑机场两条城际铁路的建成通车和新郑机场至许昌、郑州至洛阳两条城际轨道交通的开建,方便快捷的城际铁路将把焦作、郑州、开封、洛阳、新乡、许昌等9个城市紧紧“抱”成一团,中原城市群融城大幕渐次拉开,居民出行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之间的城际轨道交通运行后,将有这么一串数字让焦作人惊喜不已:从焦作到开封只需55分钟,到洛阳只需33分钟,到济源只需19分钟,而到新乡时间更短,仅需17分钟。
市委、市政府在新时期的铁路发展战略,必将促进我市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积极连通中原城市群与太原城市群,对接郑州航空港,强化与郑州等周边城市的融合发展,为焦作的再一次腾飞蓄积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