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焦作/中站区·博爱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强化项目带动 瞄准转型发展
多办实事惠民生
中站区召开区直机关 党的建设述职评议会议
图片新闻
荣获“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称号
博爱县召开林业生态建设暨植树造林动员会
扎实开展治超“1号行动”
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图片新闻
集中整治节后环境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爱县召开林业生态建设暨植树造林动员会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 2月23日,博爱县召开林业生态建设暨春季植树造林动员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动员会议精神,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生态建设的目标任务,动员全县上下积极行动起来,强力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迅速掀起林业生态建设的高潮,为生态文明和美丽博爱建设作出新贡献。该县领导张建、邓国侠、宋复生等出席会议。

  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建在会上指出,春季植树造林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一是季节不等人。雨水节气已经过去五六天,今年植树造林的黄金时间就剩一个多月,我们要抓紧时间进行植树造林。二是认识不等人。虽然植树造林是一项常态性、长期性、年年讲的工作,但有些单位对于植树造林工作认识还不到位,麻痹了、麻木了、消极了、应付了、怠工了,等一等、拖一拖、推一推,就错过植树造林的黄金时间,该完成的任务完成不了。三是形势不等人。落实市委、市政府生态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要求的形势和顺应打造豫西北晋东南重要的节点城市及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形势,需要有好的生态前提。

  针对今年林业生态建设和植树造林工作,张建强调,大局是指挥棒。当前对于博爱的发展来讲,乃至今后几年,都要全力以赴地围绕打造节点城市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两个目标去做工作。这两个目标就是全县工作的大局,是落实“四个博爱”战略的具体化。林业生态、植树造林是属于典型的对这两个大局起正能量的工作,所以要大张旗鼓、全县动员,把这个事情做好。

  任务是冲锋号。此次会议,已经把涉及各单位的任务进行总体安排部署,各单位要按照任务去落实,研究借鉴市里北山绿化的责任机制和工作经验,把责任机制进一步健全、细化,和每一个人都挂起钩来。各单位要对照各自承担的任务去研究,采取有效办法,把树种上、种活、种好。

  目标是硬责任。今年的植树造林,确定的各项目标是各单位必须要完成的硬任务。“两办”督查室要加强督察,确保今年的目标,要完成、要落地、要落实到一棵一棵树上。

  林景产是成绩单。林是造林,景就是造景,产就是发展林业产业。要把造林、造景结合起来,把涉林产业结合起来,还要和光伏这个产业结合起来,该种灌木的种灌木,该种实用植物的种实用植物。

  统筹是推进剂。最近,各单位面临的任务非常重,每一件工作都很重要。因此,要把我们的力量统筹安排好,要能够干成几件事。要集中力量推动旅游提升、电商提升、主导产业集群提升、专业市场及物流提升和现代化小城市的规划建设提升“五大提升工程”。各单位要在全县规划布局的指引下,把所负责的中心工作统筹好、协调好,重点工作必须实现重点突破,要用非常规的手段、办法、措施,把这个事情干好。

  张建要求,各单位对今年的林业生态、植树造林工作,思想上要更加重视,要研究更加有利的方法,要注意利用市场的机制、市场的办法来解决绿化问题,用更加好的植树造林成果,来为现代化的节点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提供生态支撑,来为“四个博爱”建设提供生态支撑。

  会上,副县长宋复生安排了2016年林业生态建设暨春季造林绿化工作。

  据了解,今年该县林业生态建设和植树造林工作以巩固山区生态体系、完善平原农田林网和生态廊道为重点,大力开展先林绿化,充分发挥林业在营造森林旅游景观方面的功能与作用,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宜居环境;全年完成造林25241亩,其中重点绿化工程21241亩,太行山绿化1.5万亩,南水北调两侧绿化2151亩,特色经济林4000亩,城区绿化90亩,长济高速公路补造243.18亩,农田林网更新补植300亩,完成森林抚育改造2.66万亩。

  (博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