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2016年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
去产能,人去哪儿?
重视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
春风今又是 健步议政来
遏制“天价彩礼”还得靠扶贫
中国进入“数字火箭”时代
最好的祝福 给最美的你
每月几元钱“沉睡”30余年 建议修改教龄津贴规定
把更多“正能量”带给香港青年朋友
河南省修武县人民法院拍卖公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去产能,人去哪儿?
——各地积极出台政策分流安置职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加快去产能、加速“僵尸企业”退出,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改革难免带来阵痛,如何应对去产能带来的就业压力和职工安置问题,是政府和企业的工作重点,也是今年两会关注热点。

  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新闻发言人王国庆2日表示,今年两会将围绕积极稳妥做好去产能过程中人员安置工作主题,举办一次提案办理协商会。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今年有30个省份提出去产能安排,已有超过20个省份出台稳定岗位和分流安置职工相关政策。

  稳妥安置职工政策密集出台,中央财政千亿元奖补安置

  人社部近期披露,初步统计全国钢铁和煤炭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涉及180万职工的分流安置。中央财政将拿出1000亿元奖补资金,主要用于职工安置。

  去产能任务艰巨的河北省,据预测到2017年化解产能过剩,涉及职工54.7万人,其中钢铁行业42.6万人。煤炭资源丰富的内蒙古自治区,去年全区140处煤矿停产半停产、7家钢铁企业停产,共涉及职工3.4万人。

  记者发现,江苏、湖北、广西等省区在国家政策基础上,纷纷制定失业保险稳定就业岗位的政策。如江苏省明确,对兼并重组、产能化解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的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给予稳岗补贴,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技能提升培训等相关支出。

  内部安置、外部转岗、扶持创业,内退和公益性岗位“托底”

  去产能后的企业职工如何安置?记者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

  ——内部安置。记者采访发现,当前各地通过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支持企业重组等方式,鼓励将富余职工内部转岗留用,作为职工安置主要渠道。在河北省,截至去年10月底产业结构调整涉及职工51.8万人中,企业内部转岗留用达24.87万人,占比接近一半。

  ——外部转岗。一位社保业内人士表示,去产能涉及职工的安置分流,尤其是关停破产企业,需要社保、工会等部门积极组织专项招聘会,将人员需求企业和去产能企业无缝对接,帮助职工外部转岗。此外,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创业技能培训指导,协调小额创业贷款,鼓励有意愿、有技能的职工自主创业。

  ——内退和公益性岗位“托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对于部分临近退休、就业困难的人员,要通过内部退养和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来“托底”。

  吸纳就业有较大空间,政府职责重在引导和“兜底”

  在不久前的G20财长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在去产能的过程中,中国财政有预算给予下岗工人足够的支持。还有不少与会权威人士认为,除了财政“托底”,此轮去产能带来的就业压力并不大,中国高速发展的第三产业有可能吸纳产能过剩行业分流人员。

  工信部副部长冯飞表示,在“僵尸企业”处置过程中,强调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中央政府决定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用于解决职工安置问题,解决好职工的转岗、技能培训等方面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郭乃硕说,去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政府职责在于政策引导与“兜底”保障。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为安置职工提供更多专业化的劳动技能和就业培训选择,让这些人员不仅有去处,更能有出路。

  (据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