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见习记者贾定兴)中医药治疗因具有“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昨日,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了解到,今年我市将从加强中医馆建设、加强中医学科建设等方面,着力提升中医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防病养生服务。
中医治未病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独具影响的理论之一。治未病的核心在于预防,包括无病预防、遇病早治和病后康复。去年,我市共建成70个中医馆,推广17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发挥中医药简洁、方便、廉价、效验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在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预防治疗中具有的独特作用,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中医药进社区工作,重点围绕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在社区推广针灸、推拿、贴敷、火罐、膏药、刮痧等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方便快捷地向社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截至目前,全市100%的社区服务中心,85%的乡镇卫生院、90%的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实现了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广覆盖。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防病、养生、康复等方面的优势,今年我市将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在全市建设50个标准化中医馆,在基层医疗机构将中医药科室统一集中设置,统一中式风格装饰,统一中医药文化知识展示,统一使用中医馆标志,统一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一体化中医药服务,统一基本中医医疗设备配置,以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
在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方面,我市将大力发展中医治未病服务,进一步完善提高焦作市治未病中心网络平台建设,优先开展与上级和县级中医机构治未病中心的互联互通,开通远程会诊服务功能,不断提高中医在治未病健康体检和诊断服务方面的能力。
我市还将加强中医学科建设,推进中医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中医特色专科工作。依托国家和省级中医人才培养项目,优化高水平中医人才团队建设,持续推进中医人才培养项目,提升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水平。
与此同时,我市还将继续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丰富文化内涵。突出抓好中医药文化科普进基层工作,20%的县市区达到合格单位,继续开展焦作中医药文化科普大讲堂活动,组织专家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宣传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