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严重的雾霾天气让空气净化器的销售“火”了起来。那么,空气净化器的宣传到底可不可信,购买空气净化器该注意什么?近日,记者采访了市质监局监督科科长买文涛。
针对大部分空气净化器关于甲醛和PM2.5的去除率大于99%的宣传,买文涛说,空气净化器对PM2.5确有一定净化效果,但目前夸大净化能力是不少产品的“通病”。
“据有关专家解释,一些商家宣称的PM2.5去除率达到99%以上,可能指的是吸附材料本身的理论值,但这些材料在装配到空气净化器后实际上无法达到理论值,只能说在短时间、密闭条件好的环境中可以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买文涛说。
针对滤芯到底能用多久的问题,买文涛说:“就净化效果来说,滤芯的寿命长短和使用环境、开机时间长短、档位高低等因素有极强关联性,商家宣称多久换一次,不具实际参考价值。有些机器使用一两天之后去除甲醛的能力就饱和了,吸附到一定浓度,甲醛还有可能再释放出来。”
那么,选购空气净化器到底应该看啥指标?
“今年3月,新修订的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正式实施。”买文涛说,新标准明确了影响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的四项核心指标,即CADR值(洁净空气输出比率)、CCM值(累计净化量)、能效等级和噪音标准,体现产品的净化能力和净化能力的持续性。
“新标准出台前,很多企业生产的净化器CADR值不高,于是只宣传污染物去除率,即‘净化率’,但以此作为选择标准并不科学。新标准用CADR值和CCM值取代净化率,这是与国际接轨。”买文涛说。
同时,买文涛指出,CADR值越高,说明净化效率越快,CCM值越高,意味着滤芯在使用期限内净化的污染物越多,两者都是判断一台空气净化器好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