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郑州3月7日电(记者张兴军)面对近年来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河南省一方面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之间,始终坚守“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立足“栽桐引凤”,依托全省层面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实现调结构、换动力,形成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该省粮食总产1213.42亿斤,比上年增加58.96亿斤,增产幅度为5.11%。其中夏粮总产702.36亿斤,比上年增产5.2%,是2007年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年份;秋粮总产511.06亿斤,比上年增产5.01%。河南粮食总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二连增”。
数据显示,2015年河南经济实力继续大幅提升,生产总值超过3.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09.5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8189.36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14611.33亿元,增长10.5%。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河南人口多、体量大,经济的提质换挡非一朝一夕之功。之所以在新常态下仍能保持较高发展速度,除了一如既往的稳住农业,依托产业集聚区提前布局的转型升级也是重要原因。”河南省发改委主任孙廷喜说。
从2009年开始,河南在全省层面统一规划,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这一方面使其摆脱了过去低散小的工业发展方式,向先进制造业大省迈进;另一方面也日渐探索走出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截至目前,河南已培育产业集聚区177个,建成面积1819.36平方公里,产业方向共计15类,其中80%以上是电子信息等高成长性和战略新兴产业,主营业务超百亿元的有148个。产业集聚区实现就业374.5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