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有九个问题需要注意,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脑卒中防治项目负责人黄华详细进行了介绍。
一是不恰当的运动会增加中风的风险。
医院方面在临床收治病人的时候,发现不少老人家是在晨练时突发半身不遂,其中不少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而凌晨至上午正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间。天气寒冷,易引发脑梗死。若在这样的早上,过早起床锻炼,剧烈运动,血液会在四肢肌肉分布增多,脑部供血减少,更易诱发脑梗死。因此建议:老年人运动时间不宜过早,程度不宜剧烈,应适度运动。
二是不要过分迷信保健品。
黄华介绍,保健品不是药物,不具有治疗作用,任何宣称能治疗XX疾病的保健品,一定不要买。即使是正规途径买来的保健品,你可以仔细看下说明书,大多宣称的只是预防XX疾病的作用。因此,不推荐购买保健品,饮食营养均衡更重要。
三是中药也有副作用。
人们常认为中草药纯天然,无毒副作用,因此更愿意用中药来治病。但事实是,中药也有副作用,并且有什么副作用还不明确。有报道显示,中药出现严重副作用比如心衰、肾衰的并不在少数。而西药呢?虽然说明书上有大量的明确副作用,但常见的一般对健康的危害并不大;而那些副作用严重的发生概率特别低。建议:西药的治疗效果、副作用明确,遵医嘱服药,按要求复查,尽可能减小副作用的危害。
四是降压过快、过低,不利健康。
高血压易引发脑梗死,但是降血压过快、过低也存在脑梗死的危险。慢性高血压患者的脑组织已经适应了偏高的血压水平,若血压过快地降低到正常水平,反而会促进脑缺血,导致脑梗死的发生。建议:降血压要缓慢平稳。
五是康复和治疗同样重要。
长期以来,我国综合性大医院对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患者注重药物治疗,很少真正开展康复治疗,错过了康复的最好时机。不少患者只保全了性命,却留下了严重残疾,生存质量较低。建议:中风后的家庭康复治疗不可少。
六是作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脑血管病的治疗是长期的、系统的,绝不仅限于单一的医院治疗。病人出院后继续治疗,需要建立起长期服药的意识,如长期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房颤病人抗凝治疗,长期应用降压、降糖、稳定斑块、调脂的药物,要重视中风后康复治疗,定期复查颈部彩超、颅内血管(TCD或MRA)情况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狭窄等病人都需要长期用药,面对不能根治的疾病,要学会与疾病共存,长期服药。相当一部分患者认为血压不高就不用吃降压药,或血压高时才吃降压药、血糖不高就不用降糖药,更有甚者,不请教医生就自行停用降压、降糖药。长此以往,病人就会出现心、脑、肾、视网膜并发症,全身大小血管病变,等出现并发症再控制则为时已晚。建议:遵医嘱用药,调整用药前先咨询医生。
七是戒烟限酒,健康饮食。
吸烟、酗酒都是引发中风的危险因素。饮食推荐低盐低脂饮食。建议:戒烟限酒,有益健康。
八是中风风险早识别。
黄华说,如有以下征兆,应立即就医:一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活;口角向一侧歪斜;说话不清楚,或理解语言有问题;看东西旋转,走路不稳;阵发性的头痛和头晕,并越来越剧烈;间断出现瘫痪或口不能言;昏睡,不能唤醒,或呼之不应。建议:牢记中风的征兆,及早发现。
九时间就是生命。
脑血管病与心脏病发作一样,应被当作急症,在卒中后立即进行治疗,应建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黄华建议:发现中风后,立即送医。 王龙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