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并非是一个新鲜话题。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这样教导广大党员干部:“享受让给人家,担子拣重的挑,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这样的同志就是好同志。”
艰苦朴素、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要求:党在任何时候都要同群众同甘共苦;党员必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吃苦精神支撑我们党披荆斩棘、冲破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今日辉煌,可以说,我党九十多年的发展史,就是广大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历史。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社会条件如何改善,对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而言,吃苦的精神不能忘。只有做到了敢于吃苦、乐于吃苦,才能实现立业、成才的目标,才能彰显共产党人奉献的本色。
吃苦是立业之本。没有哪个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哪个事业能随随便便做好。作为一名公务员,要想保住自己的“饭碗”,在自己的岗位上“走得更远”,就必须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敢于吃苦。
吃苦是成才之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吃苦是一种精神、一种资本,也是人生一笔重要的财富。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人,都得益于吃苦的经历和不怕吃苦的精神。领导干部只有习惯“白+黑”“5+2”之苦,才能磨砺自己的意志和品质,铸造出闪亮人格和铮铮铁骨。
吃苦是为民之需。共产党员是人民群众的公仆,要心甘情愿当“老黄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如今,时代进步了、经济发展了、生活条件改善了,有些领导干部逐渐丢掉了昔日吃苦的作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注重享受,忽视奉献,甚至成了侵蚀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蛀虫。因此,领导干部要牢记入党誓词,时刻铭记只有“舍得”,百姓才能获得;只有吃苦,百姓才能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