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昨日,记者从市容秩序整治和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即日起,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城区市容秩序和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向影响城市形象的“脏乱差堵”等“城市病”宣战。
结合城乡环境实际情况,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我市明确此次城区市容秩序和农村环境治理实行分类施策,分区块、分类别、分部门、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据了解,在城区市容秩序治理方面,我市明确南水北调总干渠以北的老城区要在抓好治乱、治脏、治堵的基础上,特别针对当下随着气温升高,城区道路两侧各类大棚、大排档、“食品墙”等乱象开始大面积反弹;各类机动车占道售货现象增多;各类流动摊贩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等突出问题,继续加大整治力度,疏堵结合,长效管理,达到秩序良好、环境整洁、道路畅通的标准。
南水北调总干渠以南的新城区,要突出“新城区、新景象、新变化、新氛围”,充分发挥新区在城市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引领作用,着力抓好以市容清洗、卫生清理和美化亮化为主要内容的市容市貌整治,使城区功能得到全面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此次治理,我市将人民路、丰收路、建设路、解放路、塔南路、迎宾路、民主路等7条主干道列为严管路,细化了各城区和市直相关部门的责任,要求通过组织开展沿街市容清洗行动、沿街卫生清理行动、沿街美化亮化行动等措施,在3月底前使7条严管路达到“路面平整、设施完好、通行顺畅、停放规范、经营有序、环境优美”的标准。
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根据安排,各县市将以“清脏治乱”为重点,突出抓好国道、省道、县道和乡村道路沿线两侧、旅游景点、村头路尾各类积存垃圾和卫生死角的全面清理;整治清理农户房前屋后的杂草和垃圾,村庄沟渠、池塘的漂浮物或流挂物,有碍村容的乱贴乱画、乱搭乱建;搞好畜栏禽舍卫生,处置露天旱厕,治理污水乱排,铲除蚊蝇滋生地;对所有清理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二次污染。同时,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达到农村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物品堆放规范、道路沿线视线内干净的“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标准。
据悉,我市将加大对此次整治工作的考核力度,通过周考核排名制度,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落实责任、兑现奖惩,推动整治工作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