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童传军)近日,示范区根据当前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及农业专家建议,要求各地采取五项具体措施,加强春季麦田管理。
该区要求,一是加强中耕和镇压,保苗稳健生长。对播种偏早、播量偏多、目前群体过大过旺的麦田,要及时进行深中耕断根或镇压;对于群体较小的三类麦田,要进行浅中耕,增温保墒,促进根系发育和分蘖生长;对于秸秆还田和整地粗放的麦田特别是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要适时进行镇压划锄,以踏实土壤、保墒提温、促根壮蘖,增强抗旱防冻能力,促进麦苗早发稳长。二是因地因苗制宜,分类进行肥水管理。对于目前表墒不足的麦田,在气温适宜时应尽早浇水,促根系发育和分蘖生长,保穗数、促大穗。三是加强监测预报,预防冻害发生。目前气温回升快、起伏大,极易发生“倒春寒”。各乡镇(街道)要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流到来前,对旺长麦田和土壤悬松麦田及时进行灌水,改善土壤墒情,预防冻害发生。四是选准农药,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各乡镇(街道)要加强预测预报,重点监测小麦纹枯病、条锈病、赤霉病、红蜘蛛、吸浆虫和蚜虫等,选准药剂,早防早治,统防统治。对于冬季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可选择晴好天气,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准除草剂,及时进行化学除草。五是做好“一喷三防”准备工作。各乡镇(街道)要以预防干热风,防治赤霉病、条锈病、吸浆虫、叶枯病、穗蚜等病虫害为重点,备好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