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孟州市的河南龙旺钢化真空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旺公司),了解这里的全球第一条钢化真空玻璃生产线运行情况。刚从加拿大回到孟州的龙旺公司投资人李宏彦高兴地告诉记者,生产线2015年12月投产,不到3个月已实现销售收入240万元。
数字不大,因为设备处于磨合期,远未实现满负荷生产。
信心不小,生产订单已排到今年后半年,源源不断的合作伙伴找上门来。这不,前两天刚接待了来自德国西门子集团的8人考察组,达成了合作意向。
“应该说,这是我们瞄准‘供给侧’的自觉探索。”谈到企业发展,李宏彦说,国家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什么会出现国人海外爆买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供给质量达不到市场要求。就拿玻璃行业来说,浮法玻璃产能严重过剩,目前国内玻璃行业开工率不足60%,而钢化真空玻璃则紧紧抓住了高端市场,实现了订单式生产、个性化订制。抓住了市场需求,企业就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那么,钢化真空玻璃的市场在哪里?
李宏彦说,该公司生产的钢化真空玻璃目前主要供应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主要用于建筑门窗、高铁、冰柜、平板太阳能等方面。
支撑龙旺公司瞄准“供给侧”的,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核心技术,这就是创新带来的话语权。李宏彦是孟州籍博士,他发明的“平封口钢化真空玻璃的研制与熔封技术开发”攻克了钢化真空玻璃“低熔点封边”的世界难题,龙旺生产的钢化真空玻璃保温、节能、隔音、抗风压性能最优。据权威检测,比1米厚的砖墙还要保温。
李宏彦告诉记者,龙旺公司的产品主攻寒冷和热带地区。像北美地区,由于寒冷,为了保温,窗户设计的都比较小。用上钢化真空玻璃后,就可以设计大落地窗,不仅保温性能大大提高,透光度也非常好。以加拿大为例,一户人家原来一个月供暖费要700加元,用上龙旺公司的钢化真空玻璃后,供暖费节约三分之一。在热带地区,优良的隔热性能让龙旺的产品同样非常受欢迎。
记者观察到,17时该公司工人已全部下班,原来该企业实行白天生产,并不像很多企业的生产线要24小时不停。产品供不应求,为何不加大生产量?李宏彦说,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由于是全球首条钢化真空玻璃生产线,没有成熟的设备,该公司从日本、德国进口部分设备,边安装调试边研制改进。除了设备磨合,工人的技术水准也需要加强。从现在的情况看,成品率已大大提高,计划今年下半年扩大产能。这条生产线实现满负荷生产后,产能达到年产10万片,可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企业的规划是3个厂房12条生产线,届时可实现年产100万片的规模,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瞄准“供给侧”,不仅是立足于企业发展,更是立足于行业去产能。李宏彦说,长期以来,我国的玻璃生产和深加工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产能过剩已让行业举步维艰,而钢化真空玻璃生产可以消化国内浮法玻璃过剩产能,目前已和洛玻等大型玻璃厂家达成合作,由他们提供上游产品。他希望能用核心技术带动全国玻璃领域整体提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弯道超车。“建立全球钢化真空玻璃生产基地,不仅仅停留于梦想。认真去做,牢牢占领行业制高点,紧紧抓住‘供给侧’,梦想就一定可以成为现实。”李宏彦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