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科技创新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瞄准“供给侧”的龙旺探索
人工智能真的“万能”吗?
图片新闻
以创新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许玉文:让土特产搭上互联网的“快车”
康星生物走出绿色发展路
示范区创业服务中心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许玉文:让土特产搭上互联网的“快车”

作者:本报记者 宁江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许玉文在许家农园实体店搬卸土鸡蛋。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摄
 
   

  这两年,在中站区北部山区的村子里,只要听到村头有人吆喝:骑自行车的小伙子来了!村民们就会赶紧把自家的小米、核桃、土鸡蛋、鸽子蛋等土特产拿出来,让小伙子收购。

  这小伙子是干啥的,在村子里咋这么受欢迎?带着这些疑问,3月12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中站区怡光南路,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找到了这位小伙子。

  小伙子名叫许玉文,是一位90后,谈起为啥在村子里这么受欢迎,他笑着说:“俺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山上的农户不为销售土特产发愁,也让更多的外地人吃上正宗的土特产品!”

  许玉文上高中时就喜欢上了互联网,高一时甚至辍学到电脑城打工学习电脑知识。2010年,许玉文考上了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在学习过程中,他有了把农业与计算机网络结合在一起的想法。2013年大学毕业后,许玉文来到杭州市的一家淘宝店,学习运营推广等方面的网店知识。

  2014年初,许玉文回到了家乡中站区。有一次在中站区北部山区,许玉文看到一家农户养了200多只鸡,产下的土鸡蛋由于没有销路,农户就把鸡蛋打碎重新喂鸡。“当时就觉得特别可惜,如果能帮助农户卖出去该多好。”许玉文说。随后,他注册了“许家农园”淘宝店,开始帮助山民销售土特产品。

  创业之初,许玉文只有一辆父亲送给他的自行车,每次他都是骑着自行车去山上收购农户的土特产品,然后放到自己的网店上销售。

  由于网络上产品同质化严重,虽然经过巨大努力,但最初网店的销售并不好。当时,许玉文决定先把网店放一下,去穿越川藏线,充实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2014年7月,许玉文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通过徒步和搭车的方式成功穿越川藏线,并在沿途推广了“许家农园”土特产品。

  艰辛的长途旅行让许玉文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在他看来,再大的困难也能战胜。为收购到质量好的土特产品,许玉文每次都要在山路上骑行几十公里,我市北部山区的大部分村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去山里收购土特产也并非一帆风顺,一个人,一辆自行车,两年时间,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许玉文不知道摔过多少次,身上的伤疤无数。让许玉文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在山上收购土鸡蛋,在下山回去的路上,自行车链条突然断裂,他连人带车摔倒,双手却下意识地紧紧护住刚刚收购的装在桶里的土鸡蛋。

  坚持,方能成功。现在,无论是中站区还是博爱县、修武县的山区,只要在这些地方的村子里提到小伙子收购土特产,山民们都会想到许玉文。这也让许玉文有了更稳固的供应链。

  2015年5月,许玉文注册了河南许家农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同年11月,许玉文开设的许家农园实体店开业。今年1月,许玉文组建了自己的电商团队,开展更具规模的土特产销售渠道。

  截至目前,许玉文帮助太行山区农户卖出土鸡蛋近10万枚,杏子500多公斤。“大山孕育了我们,我一直希望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回报这片土地和淳朴的山民。”许玉文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