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鸡片、西芹炒草莓、玉米粒炒葡萄、葡萄西红柿……近日,安徽省安庆市某高校推出一批新菜品,被网友称作“神菜”。有网友认为此类“神菜”是“黑暗料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是毫无章法的“混搭”,让人不忍直视;但同时,也有网友认为这是一种创意,表示“色泽好诱人,好想尝尝”。我们该如何看待“神菜”与创新的关系?创新是任性而为,还是要有所遵循?
【观点1+1】
@清秀小丹:有些食材可以提味,有些食材能增进食欲,多样食品的“混搭”对于食客来说营养更丰富,但创新必须有章法。我眼中的新菜品要有营养、有菜名、有款式,校园的“神菜”显然还不够资格。
@平凡一老兵:中国饮食是很讲究的,除了色、香、味,还追求营养的合理搭配,绝不是率性而为的大杂烩。“神菜”只为吸引眼球,任意拼凑,是对食材的一种浪费。因此,我不支持这样做。
@江苏日月江南:菜品创新当然需要,但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有更好的口味、更全的营养、更美的享受,有的还需要经过科学的测试和检验。如果胡乱“混搭”,影响食品营养和安全,就是作秀和胡来,没有意义。
@风开季节:其实,这样的“神菜”太随意,毫无技术含量,形式大于内容,与创新无关。
@龙腾四海112:中国有脍炙人口的八大菜系,那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不反对菜品创新,但应以推动餐饮业发展为原则,而不是一味追求新奇,最终导致不伦不类。
@单建华江苏:菜品如果一成不变,时间长了就让人不待见。菜品创新,我们可以先尝尝口味,口味好就保留下来。菜品创新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不少人对此大惊小怪,就值得深思了。
@三七锦:其实这些所谓的“神菜”不过是吃法上的新尝试而已,只要食用安全有营养,就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秋泉12:只要食客能接受、不排斥,这类新奇菜品也没什么不可以。我们一直谈创新,就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对待奇葩菜肴。
@胜平王大头:“神菜”可以有,万一流行了呢?校园“神菜”的出现,说明高校教育理念在向创新方面悄悄转变。伴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校和大学生更应该成为各种创新的重要推手。
@曲微丹:仅从色泽鲜艳、创新十足的外观看,不能不说“神菜”足够诱人。但是,菜是入口之物,有其特殊性,必须考虑食材是否相生相克,避免出现营养流失、食物中毒等情况。
【下期话题】
男女生分区就餐
防早恋
3月12日,有网友爆料洛阳市汝阳县实验高中食堂被划分为两个区域,女生吃饭坐在一区,男生吃饭坐在二区,一旦坐错区域,将被巡查老师拍照并给予通报批评。据该校校长介绍:“这样做是学校防止学生早恋的一种尝试,主要是避免出现男女生混坐相互喂饭的情况。”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