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焦作书法界薛垂广老前辈。初次见面,出乎意料的是,年近八旬的薛老是那样的平易近人,儒雅大度,乐天开放,为人谦逊,风趣幽默。几句交谈使我与薛老的距离迅即拉近,起先对仰慕已久德艺双馨的书画大家紧张感随之消除。在不到一年的交往中我俩成了忘年交。
薛老出生于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博学,受私塾书画先生的启蒙,开始习字学画,开启了70多年的翰墨丹青人生之路。薛老从参加工作到退休都在焦作市群众艺术馆工作40多个春秋,是焦作群艺馆的创建人,任馆长数十年,为焦作的群众文化活动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连续任焦作市书协第一、二、三届主席,是焦作建市以来书法界领军人物。书法作品多次在省内外展出并获奖,发表在有关刊物上。1983年创作的节水宣传画四条屏在全省印发万余套;创作的书法作品收入长城出版社出版的《革命烈士诗抄书法作品集》;1984年行书作品被收入《中国当代墨宝集》;1985年行草作品在《书法家》杂志发表;1990年行草作品入选“河南书法周进京展”;1991年宋词行草作品发表在《中国书法》第二期;1993年主编的大型书法集《山阳墨萃》由河南古籍出版社出版,获文艺成果一等奖;1996年行书作品收入《河南书法作品集》;1999年书法作品收入《公仆之声作品集》;同年,行草作品获“河南省百家书法”精品奖,行书作品获文化部全国第八届书法“群星奖”等,各种荣誉和光环枚不胜数。上世纪90年代,薛老独自组织策划设计了焦作大型书卷——《山阳书壁》,将焦作本土书法家的作品,镌刻在解放路长长的画廊上,被《人民日报》及海外媒体誉为“天下第一壁”和“华夏之壁”。在焦作市人民公园、盆景园的廊亭内,镌刻着薛老笔走龙蛇的草书墨迹;许多小巷文化墙上,镌刻着薛老的楷书、行书、隶书、篆书、隶篆作品,以扇面、圆形、长方、斗方等形式,将小巷点缀得美轮美奂,成为厚重山阳、魅力怀川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薛老用一双艺术之手做了大量的社会服务工作。在没有电脑打字的刻字年代,焦作市的许多党政机关的文件标题均由薛老书写;焦作市的重大会议会场设计布置、会标书写均由薛老亲力亲为。他参与了焦作市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与制作,碑身上的毛主席题字由薛老计算并放大,做到分毫不差。焦作市的车站、主干道、大机关、邮电大楼前等地方的巨型宣传牌,均出自薛老之手。薛老说,自己书写过的仿宋字累积起来就有十几万字之多,书写过的纸张三卡车也装不完,用过的墨汁五个八斗缸也盛不下。薛老为焦作的文化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薛老不仅是焦作书法界的一面旗帜,而且花鸟写意画在焦作独领风骚,花鸟小品更为精到,兼有齐白石老人的风格。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为研究齐白石画风,不惜巨资购买一套《齐白石全集》悉心研究,全面了解齐白石的从艺历程,厘清传承与创新的理念,渐成自家画风。薛老古稀之后,画作落款都要题上作画时的年龄,更具齐白石老人的风格。所画梅花、兰花、荷花、牡丹、紫藤等,或蝶蜂萦绕花香,或喜鹊登枝眺望,或鹅鸭群游戏水,逸笔草草,惟妙惟肖,饶有趣味。画中含诗,诗中有画,书画并茂,诗书画相得益彰。
薛老引以为豪、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是,1998年,被河南省政府聘任为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亲自为其签发并颁发证书。一个地级市仅有一到两名,只有德高望重资深书画家才享有此殊荣,年龄最长的为开封市的杨乃寒馆员,今年已经103岁了。薛老感念这份荣誉,勒“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篆书印章,重大作品上都要钦上此印,印从心出,以印明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邀请各地馆员,创作书画作品,纪念这一重大活动。薛老创作的四幅巨作参展,深受各界好评。其中一巨幅画长3.5米,宽1.5米,画中八路军将士站在高山之巅,满怀胜利喜悦眺望东方,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霞光四射。取意于伟人毛泽东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的语句,寓意着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同仇敌忾,抵御倭寇,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薛老退休后,居住的龙源湖小区物业公司,给其提供两间工作室,薛老书写匾额命名“墨香村”。薛老走进墨香村,发挥余热,义务培育青少年书画,翰墨薪传,弘扬国粹。许多中老年人也加入到学习行列。薛老对书画艺术爱好者,总是热情相待,诲人不倦,悉心教导,浇铸桃李满天下。龙源湖小区的墙壁和草丛中的石头上,都留下薛老墨迹,薛老把这个全国和谐居民小区装点出浓浓的文化氛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莅临焦作到龙源湖社区调研,走进墨香村,与薛老亲切交谈,赞扬薛老宝刀不老、雄心不已,为创建和谐社会默默无闻的奉献。询及薛老书法润格,薛老风趣地说:“换个小酒而已!”薛老为公益事业书写作品从不收取分文。一些书法爱好者慕名而来,向薛老求字,薛老都会挥毫泼墨,欣然落笔,使之高兴而来,满意而去。一些民间书画院承诺给薛老不菲工资,让其挂个名誉院长的头衔,均被薛老拒之。在物欲横流,润格日涨的当今,薛老心中坦然,视金钱名利如粪土,看人格名节比命贵,永葆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风范。
薛老作为焦作市书画界泰斗,与全国知名书画家有很多交集,并结下了深厚友谊。中国油画家、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原中国文联副主席靳尚谊,为焦作市中站区人,与薛老同时代人。靳尚谊多次回乡省亲,每次都邀请薛老陪同调研,研究书画,探究文化。书画同行、书道同宗、怀川同乡,使得二老结为知己朋友。靳老与薛老惜别,为表示友情与谢意,特为薛老画了一幅素描画像,成为薛老的镇宅之宝。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张海,为河南籍人士,曾在安阳市群众艺术馆任馆长,与薛老同时代任同职。俩人在书法研究上有很多的交流和切磋,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后张海跻身全国书协并登上书协之巅,荣当主席。薛老经常谈起与靳尚谊、张海两位国家级艺术大家交集的历历往事,兴奋之情难于言表。令人不可置信地是,薛老手中没有两位大家一平尺作品。薛老从不做强取豪夺之事,不该要的坚决不要,这是他做人的基本准则。许多民间收藏家多次向他高价收取两位的作品,他总会回答,没有,就是有也要上缴国家。这就是薛老,堂堂汉子,铮铮铁骨。
薛老曾连续两届任焦作市人大常委及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献言献策,为焦作的文化挖掘和保护作出了应有贡献。薛老为古山阳城旧址保护修复,挖掘汉代文化,打造文化焦作城市名片,乐此不疲;为保护当阳峪宋代绞胎瓷官窑,挖掘几乎失传的绞胎瓷制作工艺,奔波不已;薛老还为焦作地方戏种“怀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传承,不懈努力;……彰显了薛老身为文化人注定为文化事业奋斗终生的家国情怀,彰显了薛老不负河南省文史馆馆员的神圣职责,彰显了薛老不负焦作人民打造文化焦作的深情重托。
薛老活到老,学到老,数十年来不间断临摹书法经典,对书法艺术孜孜以求、永无止境。薛老说,书法史上的碑帖浩如烟海,不注重选择或浅尝辄止,会枉费时日,事半功倍。临《张迁碑》,品味汉隶新风和魏碑端倪;临《兰亭序》,追慕魏晋之际的雅人深致;临欧阳询帖,深入体察楷书极则……体悟“书不入古,决落俗流”的真意,出入古法之奥妙。尤其令人称道的是薛老的行草,受现代书法大家于右任熏陶,以帖为主,融以碑意。有时还特意借鉴美术方面诸如多样统一,参差变化等视觉构成之规则,摒弃了一些专业书家作品陷于刻板、结壳之弊。薛老数十年锤炼,书画艺术已达炉火纯青之境界。
进入丙申猴年,薛老将迎来人生80诞辰。薛老以冰心大姐“生命将从80岁开始”为座右铭,深信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迈诗句,依然物我两忘,执着追求,把流年投向毕生钟爱的事业,去感悟、珍惜、虔敬书画艺术,去传承、担当、弘扬华夏国粹,向着艺术巅峰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