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长松)近年来,我市一直将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作为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的有效手段,强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务实招商、精准招商,大力推动“333”招商(三会:本地商会、驻外商会、行业协会;三大区域: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三大领域:新进制造业、科技、电子商务),聚焦主导产业、瞄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取得了良好效果。去年,我市新引进市外境内项目552个,总投资862.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43.5亿元。
搭建三会平台 助力承接产业转移
为进一步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去年,我市集中开展了商协会组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先后组建本地商会、驻外商会、行业协会76家,其中成立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工业行业协会10个、商会12个、驻外商会3个,正在筹建的商会13个。
组建商协会为全市开展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提供信息、对接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市通过商协会对接洽谈项目23个,如通过焦作装备制造行业协会,河南中轴集团与中国华电集团郑州设计研究院合作,建设水电塔吊设备生产基地;通过深圳焦作商会,健康元集团增资4亿元用于焦作健康元建设;通过上海焦作商会,国家电网南瑞集团计划在我市设立区域运营总部及太阳能分布式能源。
突出三大区域 定向承接产业转移
突出珠三角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去年,我市共派出121支招商小分队,奔赴珠三角地区,拜访了392家企业,洽谈、对接项目109个,意向项目49个。积极对接德国“工业4.0”,推动工业城市间的产业合作,我市与佛山市进行沟通衔接,并申请加入了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目前,该联盟已有中德共12个城市,包括中方佛山、江门、肇庆、云浮、焦作、台州和柳州等7个城市,德国不莱梅市、汉诺威市等5个城市。
突出长三角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去年,我市在长三角地区共派出59支招商小分队,共拜访284家企业,洽谈、推进项目65个,意向项目34个。去年6月份,我市在上海举办的豫沪产业转移合作系列对接活动中,共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65.46亿元。去年12月18日,我市又在上海举行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专题活动,会上23个项目签约成功。
突出京津冀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去年9月7日,我市组团参加河南省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共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70.48亿元。在去年10月16日我市组织的京津产业转移活动中,共有32个项目签约,总投资217.8亿元,合同利用资金194.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2个,项目总投资91亿元,合同利用资金68亿元。
围绕三大领域 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和层次
围绕先进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我市瞄准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加快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去年,新签先进制造业项目51个,项目总投资287.8亿元。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中国通号焦作产业园项目;广州华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在武陟县建设年产3亿只新能源专用电容器及300吨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生产项目;武汉华科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高端安全阀生产项目。
围绕科技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我市加强与行业龙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际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对接,由单纯引进建设项目向引进创新平台与项目并举,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目前,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组建的焦作装备制造业公共研发中心已投入运营,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作建设的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已落户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与西安科技大市场签约,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设立西安科技大市场焦作分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围绕电子商务承接产业转移。我市建设了占地858亩、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的焦作腾云电子商务产业园。同时,浪潮、阿里巴巴焦作产业带、苏宁云商、韩国跨境电商等30余个知名互联网企业入驻我市;北京一亩田华中区域中心、腾讯智慧城市、中青易蜂等30余个大型电商项目先后落地我市;网来云商中部运营中心项目、苏宁易购项目进展顺利,德众大罗塘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V血拼网总部和温县中原电商城等项目成功签约。目前,我市各类电子商务企业1654家。去年共实现网络零售交易额49.3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50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