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体育 上一版3
CBA职业化改革期盼“扬帆远航”
直面未来 砥砺前行
延伸阅读
经典歌剧《白毛女》搬上3D大荧幕
中美合作斥资逾1亿美元 拍摄灾难大片《巨齿鲨》
NFL考虑在中国举行常规赛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典歌剧《白毛女》搬上3D大荧幕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新华社成都3月22日专电(记者许茹)在经典歌剧《白毛女》延安首演70周年之际,文化部组织开展了歌剧《白毛女》复排巡演,并以3D舞台艺术片的形式将其搬上大荧幕,并将于3月25日上映。

  3月21日,《白毛女》导演侯克明、副导演朱亚林、主演高鹏在峨影1958电影城举行成都见面会。导演侯克明说,歌剧《白毛女》3D舞台艺术片在最大限度保留歌剧艺术魅力的基础上,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电影艺术的视听感染力。“舞台的艺术形式保证了情景、音乐、歌舞的连贯性;而电影手段的运用则保证了叙事的通畅性。”侯克明说。据介绍,全片拍摄场景多达15个,特效镜头超过600个。影片运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数字立体电影技术和环绕立体声,极大拓展了《白毛女》的舞台空间。

  此次重排,剧组对剧本进行了10余次修改,既保证剧情的完整,又使其长度更符合电影的特质。其中,歌剧《白毛女》3D舞台艺术片强调回归歌剧艺术本体,突出音乐性、歌唱性和旋律性。比如对“赵大叔讲红军”“穆仁智强抢喜儿”等几场戏进行再创作,把以前大段的对白和台词改成了唱段,增强了歌剧的感染力;“喜儿和大春在山洞相逢”一场,恢复了两人的二重唱,声情并茂,引人泪下。

  歌剧《白毛女》吸收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精华,采用中国北方民歌的曲调,将中国的民族艺术与西方的歌剧艺术相结合,深刻揭示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思想主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