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焦作女性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规范服务的标兵
我市各级妇联动员巾帼力量建设美丽焦作
患者的“知心姐姐”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患者的“知心姐姐”
——记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姚冬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麻 酩

  见习记者 焦 娇

  “小王,把10床的化验报告给我看看。”

  “姚主任,怎么不在家多休息休息?”

  “我休息病人咋办?”

  3月14日下午,参加省医学会义诊活动的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姚冬云,刚从周口市西华县回来,便一头扎进了病房。

  “姚主任特别忙。”风湿免疫科护士王倩说。无论在门诊还是在病房,找姚冬云的人总是络绎不绝,就连护士们平时有个专业上的疑惑想求教也要等到晚上值班时,她才有空解答。

  “这是我热爱的事业。”姚冬云坦言。风湿免疫病与其他疾病相比,诊断相对困难,如果病情控制不好,患者可能失去劳动能力,看着患者在她的治疗下慢慢恢复健康,再忙再累姚冬云也觉得值得。

  “痛患者之所痛,想患者之所想,解患者之所忧”,是在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过的患者给姚冬云的评价。许多患者都知道这个科室里有个“知心姐姐”,她总是微笑接诊,并乐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失眠等问题。对于患者来说,姚冬云就像冬日暖阳,给他们以温暖,而这种温暖让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015年8月的一个上午,一位来自武陟的女性类风湿患者带着自己年幼的孩子来到门诊,她浑身裹得严严实实,眼里透着痛苦和绝望。在诊治的过程中,姚冬云了解到她的境况与难处。患者的家庭并不富裕,丈夫前不久在车祸中丧生,她又患上了类风湿,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打击让她的精神濒临崩溃。姚冬云深深明白,对这名患者来说,帮她树立信心是第一位的。于是,姚冬云用心聆听患者的倾诉直至深夜,并认真为其分析病情,鼓励她要为了自己和孩子坚强面对生活。在姚冬云的努力下,这名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康复出院后还开了一家小商店,重燃生活的希望。

  “对医生来说,不只是看病,更是看心。”姚冬云说,“医生有时也是药,在和患者交流时,让绝望的病人找到生命的支撑点,重新树立起对生命的希望,挽救了一名病人,也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

  平常繁忙的临床工作并没有使姚冬云放松在科研领域的不懈追求。在处理完临床事务之余,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技术创新中。在焦作,她率先开展实施了关节超声技术,超声引导下疑难关节穿刺及注射术(与超声科合作),既服务了患者,又节约了资金。姚冬云在技术创新中,2008年首先在焦作市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对顽固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进行治疗并取得极好疗效;后在国内率先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腕管综合征并取得很好疗效;2010年应用中西医结合及中药熏洗治疗风湿免疫病并取得一定疗效;2011年在焦作市率先应用艾拉莫德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并取得一定疗效;2013年在焦作市首次应用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治疗类风湿顽症并取得疗效。

  医者大爱,仁心仁术。23年来,姚冬云始终坚持“为患者服务”的信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把患者的需求当成最重要的事。多年来,她接诊、治疗、抢救患者达2万余例,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5项,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2003年荣获“抗击非典”先进标兵称号;2010年所带领的科室荣获焦作市巾帼建功先进团体称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