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各地党组织都在结合地方实际,紧锣密鼓地组建机构、制订方案、安排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仅要在学习载体上创新,还要全方位考虑各类群体的现实需要,最重要的是取得好的学习教育效果,这才是学习教育的根本所在。
要在“精”字上下功夫。要原原本本、踏踏实实、一字一句把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学精学透入脑入心,切莫囫囵吞枣、雨过地皮湿;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照自己的短板、不足和问题,不打折扣、毫无保留地列出问题清单,不隔靴搔痒,实实在在把修身律己、做事用权、谋事创业、廉洁勤政方面的不合格、不达标、不称职问题查清,自己打分、定位、评判,看自己离合格党员的差距究竟有多远,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下真功夫学习整改。
要在“行”上做文章。学习只是锤炼党性修养的“敲门砖”,最终落脚点重在“行”这个“压舱石”,要在言与行上引正纠偏,经常照一照、比一比、查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行为应及时、主动、刚性约束自己改正过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期间,在各级党组织的把关监督下,多数党员都能坚守底线、谨言慎行,但要防止学习教育结束后个别党员免疫力下降,放松警惕,我行我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关键在“行”,知行合一。群众评价一个党员的修养、品行和作为,不是看一时,而是看长期性、一惯性、持久性。因此,各级党组织应把党员教育成效列入平时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范畴,并加大权重比例,使党员教育常抓不懈、监督不断,让每位党员都能日日警醒自己的一举一动,保持党员本色。
要在“木桶效应”上下大力气。我国农村党员、流动党员和非公有制经济党员占相当比例,虽然近年来也加大了对这些群体的培训和监管力度,但远远达不到要求,还存在盲区、死角、过场。各级党组织应强化“木桶效应”,多多关注这些群体,在制订学习教育方案时,要经过充分调研,拿出切合实际、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方法和措施,分类施策,教育党员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作者单位:博爱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