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武陟·修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武陟县凝聚力量推进“六大战略”
交通旅游谱新篇
修武县举行“我是共产党员”表彰 暨入党积极分子佩戴徽章仪式
深入推进平安修武建设 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交通旅游谱新篇
——武陟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回眸之交通旅游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交通,自古以来系经济之命脉,社会之基石。它维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承载着社会的发展重托,寄托着人民的美好期盼。

  “十二五”期间,是武陟县交通发展有史以来投入最多、速度最快、质量最好、变化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时期。

  “十二五”期间,武陟县委、县政府实施交通支撑战略,精心编制全县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为交通事业的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初步打造出“一横一纵国道、三横四纵省道、“回”字形城区环线、纵横交织县乡道路”的大交通网络。

  通过S104绕城环线、焦作迎宾大道南延、黄河滩区中心大道等道路建设,打造了城市外环快速通道;通过改造延伸西苑大道、新孟路等道路,开通运营城市公交,打造了城市内环连接通道。“十二五”期间,该县累计新修改造干线公路150余公里,“回”字形城区环线交通网络已经初具形态,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得到缓解,适应了城区快速发展的需要。

  该县对客运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对客运线路进行调整,对县域内农村线路进行合理延伸;投资4900余万元,建设了武陟县祥和物流园区,对客运总站和货运站进行了上档升级。现在,每天从武陟县发往郑州、开封、焦作、博爱、沁阳等城市的进站车辆达到110多辆,日发送班次180辆次;货运中心已入驻物流企业40余户,园区市场经营优势已初步显现。

  这5年,同样也是该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期,全县累计新修改造农村公路508公里、桥梁26座;以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为目标,以建管养并重、路运并举、质量优先为原则,加快了农村公路从建设为主向建管养协调发展的转变。

  实施公路养护精细化工程,先后投入养护资金4200余万元,对乡村道路进行整修,整修路肩边坡315.35万平方米,巡路保洁7208公里,抚育路林411.5公里,栽植绿化树1.7万余棵,构建了“畅、安、舒、美”的公路交通环境。

  同时,该县对阳魁路、五老路等6条道路进行了省级文明示范路创建,共创建“文明示范路”157.64公里。全省农村公路管养化现场会在武陟县召开,县委、县政府实施的交通支撑战略,正逐步把全县347个行政村建成路路畅通的美丽新农村。

  桃花峪黄河大桥建成通车,滔滔黄河之上又添了一条综合运输大道,该县到郑州之间高速公路的行车距离缩短了近30公里。

  郑焦铁路的通车运营,使武陟县正式融入省会“一刻钟经济圈”,这片热土已经成为郑州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随着郑云高速路即将通车,投资9.6亿元的S104改线工程即将竣工,该县对接周边的大动脉正在全面打通,与周边地区交通格局和时空关系正发生重大变化,在区域经济竞争中,该县已迎来率先腾飞的先机。

  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武陟县的旅游优势逐渐显现,荣获全国唯一的“中国黄河文化之乡”美誉后,来该县的游客更是逐年增加。

  这5年,武陟县委、县政府强力实施旅游提升战略,依托嘉应观、妙乐寺、黄河湿地等人文和生态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优旅游环境,扩大旅游规模,致力于打造黄河文化与佛教文化相得益彰的旅游品牌,构建起旅游发展大格局。

  聚势发展,大项目牵动旅游迸发新活力。投资29.1亿元的嘉应大观园项目、投资30亿元的大封黄河湿地项目、投资10亿元的鑫居休闲农业观光园项目、投资6.43亿元的妙乐寺遗址文化旅游区项目、投资12亿元的万佳汇国际商贸博览城项目……超常的举措、巨额的投资,展示黄河文化,推介黄河旅游,让人惊叹该县发展旅游的大气魄。

  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黄河风情大道建成通车,大型生态停车场已投入使用;嘉应大观园项目中的水上乐园游乐设备,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水上餐厅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嘉应观景区被国家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鑫居休闲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园区大门、道路硬化、水网建设、园区内景观路建设等工程已经完工,栽植葡萄、樱桃、猕猴桃等果树1800余亩,并实现了自动化喷灌、滴灌。

  妙乐寺遗址文化旅游区中的寺庙区五座大殿主体封顶,核心区、寺庙区完成了地面绿化硬化;在青龙宫文化旅游区内,青龙文化广场音乐温泉、青龙宫内碑廊、水上景观等项目已完工,青龙宫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引进建设的大封黄河湿地项目,分为花卉观赏、机械乐园、水上游乐、婚庆度假、黄河湿地五大功能区,项目建成后,该县旅游产业将进一步迸发新的活力。

  强势推进,大思路构筑旅游发展新格局。该县借助“中国黄河文化之乡”的影响力,打造出极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五大旅游精品线路”:串联国保单位,组成了文化旅游线路;串联鑫居、黄河湿地公园等生态农业,组成了生态旅游线路;串联嘉应观、妙乐寺、青龙宫、千佛阁,组成了景区旅游线路;串联驾部控导工程、沁河入黄口、黄河中下游分界点、人民胜利渠等组成了治水旅游线路;串联嘉应观道教文化、妙乐寺佛教文化等,组成了宗教旅游线路。

  同时,武陟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旅游作为富民工程,按照“抓旅游带三产”的发展模式,引导群众在景区周边和旅游服务区,发展家庭宾馆等关联产业,旅游和三产服务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

  借势而行,高品位宣传旅游推介大气魄。按照“政府搭台、景区为主、创新载体、客商唱戏”的总体思路,以嘉应观、妙乐寺塔等景区为主体,搭建节会、论坛、活动等宣传平台,加强对全县旅游的包装营销,提升了对外知名度。

  围绕“治黄文化”和“服务大郑州的休闲文化”两大主题,依托中国黄河文化之乡名片,加大对县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开通了武陟旅游网、嘉应观旅游网,创建了“焦作嘉应观”官方微博等网络宣传平台,编制了武陟旅游图册和嘉应观、妙乐寺图册。

  每逢节假日,各景区都抽派专业宣传营销人员,到郑州、洛阳、焦作、新乡等地进行宣传营销,向旅游市场发放宣传画册和宣传彩页,介绍景区优惠政策;拍摄了《黄河岸边小故宫》《河南有个妙乐寺》等宣传片,挖掘撰写了《图说嘉应观》《妙乐寺》《青龙宫》等书籍。

  2015年,该县游客人数达到3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5亿元……一组组扎实的数据,书写着该县旅游大发展的辉煌业绩。

  何京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