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唯一一个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从中心城区穿越的城市,8.82公里长的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两侧改造开发工作,给我市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大手笔、高标准、有创意的规划建设完工后,南水北调城区段两侧将成为我市城市转型、经济转型的新亮点和新名片,形成焦作又一个新地标。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进行集中调研,为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两侧改造开发建言献策。
据了解,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从我市城区丰收路西段始,经解放区的新庄、新店、士林、西王褚、东王褚、西于村、东于村,山阳区的小庄、定和、恩村,至山阳区墙南村止。
为了保证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焦作城区段的水质安全,我市将在其两侧分别规划建设135米宽的绿化带(包含35米宽道路)。此次改造开发的范围南至人民路(西段南至丰收路)、北至焦枝铁路、西起丰收路、东至中原路,总面积达1.1万余亩。
“市委提出,把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打造成风景秀丽的旅游观光带、人水和谐的生态景观带、内涵丰富的文化产业带、滨水娱乐的休闲商业带,形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地理标志和焦作新地标。这与‘十三五’期间焦作转型发展的思路相吻合,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的改造开发,将成为焦作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的新契机和新亮点。”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德明确表示,面临改造开发时间紧、任务重的复杂形势,市人大常委会愿意全力支持和配合,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借助水的灵气把焦作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初衷不能忘;当初争取南水北调穿城而过所付出的艰辛不能忘;对老百姓许下建设美丽家园的承诺不能忘,所以下一步的规划和拆迁任务很重,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改造开发步伐。”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成员忧心忡忡地说。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成员建议,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必须发展现代服务业,而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改造开发,将是我市发展城市旅游的一个机会,也是迫切需要。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城市,需要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城市要借助“一山一拳”吸引来的众多游客,在吃、住、游、购、娱上大做文章,进一步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使之成为我市服务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并由此形成焦作的新地标、新名片。
“规划要高标准、有创意,将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两侧景观打造成国际旅游名城的新卖点。在规划过程中,要集思广益,认真审视各相关项目,确保周边建筑与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两侧改造开发的总设计理念相吻合。”调研组成员周栓成建议,改造开发要处理好绿化带建设与征迁安置的关系、城区段两侧改造开发与太极拳文化发展的关系。
“规划建设要大手笔,要具有前瞻性和可实施性,要尽早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南水北调工程的好处,让市民成为工程建设的受益者。”市人大代表程兴赠建议。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