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柏生 通讯员何京辉、岳二红)“和平街地处老城区,积极融入城市建设,受益的首先是自己辖区的居民。”3月21日上午,在武陟县城区西南正在建设的果蔬交易中心工地上,该县木城街道和平街党总支书记杨来顺说,“这个投资200多万元,由垃圾场改造的果蔬交易中心运营后,桥头的占道经营商贩将会进入这个交易中心统一经营,不仅可以缓解进入县城的交通压力,还能增加就业,为街道创收,可谓一举多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和平街一样,木城街道辖区的9个村街、3个社区都位于武陟县老城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建设改造的压力日益加大,武陟县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出台优惠政策,调动城区村街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了共建共享。
木城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晓洋说:“和平街还以县城建设大局为重,按照县城规划,在县城南入口处协调建设了两个公厕和一个垃圾中转站,在朝阳二路与和平路交叉口建成一个垃圾中转站,无偿转交给城市管理部门。同时,木城街道积极打通并承建了文化路南至沁河大堤800多米长的景观大道和油厂西巷2条道路,硬化了西后一街、寨河街等10条道路,改善了城区面貌,方便了居民出行。”
王晓洋介绍,“美丽武陟”建设极大地调动了辖区干部群众改善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去年以来,该街道先后投资30万元,新建了胜利、东关2个文化广场;投资80余万元,新建了东关、胜利、和平3个街心游园;新建了北大附属和兴华国学两所幼儿园,木城中心幼儿园与和平幼儿园也已完成选址,这4所幼儿园招生后,将极大缓解当地孩子的入托难状况。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