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琼)连日来,细心的马村区市民惊喜地发现,昔日街角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小游园,曾经拥堵不堪的超市门前变得秩序井然,占道经营的摊贩没有了,街道保洁人员增多了……这一切都得益于该区正在紧锣密鼓开展的市容秩序整治行动。
全市城区市容秩序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马村区以切实解决当前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立足点和突破点,高质量、高效率推进整治工作,确保城市环境在短时间内有根本性改观。
摸清问题底数,逐一建立台账。该区按照“对照指标、摸清底数、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组织城管、住建、环保、交通等相关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影响市容秩序、环境卫生问题进行梳理汇总,按照专业部门处置、属地兜底的方式进行职责划分,共建立问题台账80余个,目前96%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突出重点难点,加大整治力度。该区大力整治城区道路两侧、背街小巷和居民小区、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等区域,对人员流动性较大、流动摊点多、群众反映问题较多、基础设施较差的地段实行重点管理,增加环卫力量,定时、定人、定任务,确保每个路段、区域都有专人负责,及时清扫,全天保洁。同时,该区加强对沿街商户的教育,签订“门前五包”协议书,清理沿街摆放的灯箱、牌匾等。
全民动员,迅速行动。该区组织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学生、市民、志愿者等4000余人次,对城区进行卫生大扫除,共清理卫生死角160余处,清理垃圾杂物200余吨,有效提升了环境卫生水平,营造了整治行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定期排名通报,跟踪督查问责。该区由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牵头,成立8个督导组,采取“日排名、周通报”的监督方式,不定期抽查与定期巡查相结合,全面掌握工作进度,对整治不到位的限期整改、跟踪问效,对工作不力、成效不大的通报批评。
截至目前,该区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出动环卫工人6500余人次,铲车、挖掘机、垃圾清运车等机械660余辆次,清理垃圾1万余立方米,平整土地15万平方米,完成草坪种植4500余平方米,栽植树木2.7万株,铺设道沿石1500余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