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太极拳远播四海也要强根固本
正雷太极书院暨陈正雷太极拳 北京总馆揭牌仪式举行
北京市武术太极拳赛举行
邯郸举行千人太极展演活动
图片新闻
破除太极拳 “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
跟陈朝霞学太极扇(九)
图片新闻
太极奇人贺国英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 年3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极奇人贺国英

作者:本报通讯员 王 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贺国英(左)。 王红亮 摄
 
   

  双目失明的他曾十年苦练太极擒拿、散手,颇得太极拳名家真传。在陈式太极拳备受关注的今天,为不使太极擒拿、散手技艺失传,他义务授拳,一身绝技震惊拳坛,他就是太极奇人贺国英。

  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如何能练得太极擒拿绝技,故事得从贺国英小时候说起。

  贺国英1953年出生于太极拳发源地温县陈家沟。不幸的是,他一只眼睛先天失明,另一只眼睛视力也很差。为此,贺国英失去了上学的机会。

  生活在陈家沟的贺国英,虽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但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太极拳。机缘巧合之下,贺国英喜欢上了太极擒拿,并有幸跟随太极擒拿大师陈德义学习。当时正值“文革”时期,人们常常白天下地,晚上开批斗会,等陈德义空闲时,也已经深夜了,学艺心切的贺国英就耐心等待。虽然当时陈家沟陈氏家族不轻易将太极拳,尤其是太极擒拿、推手等传授外姓人,但开明善良的陈德义看贺国英诚心想学,也就悉心传授。

  陈德义每次只教一招,直到贺国英练得熟练了,再教他下一招。十三四岁的贺国英有股子犟劲儿,每一招都要学到其精髓。陈德义对聪明好学的贺国英视为己出,倾囊相授。随后十年间,贺国英系统学习了太极擒拿的规范套路动作。此动作共分八套,一套分八路,每路一个动作又分为八个方向,共计512个动作。后来,在名家遍地的陈家沟,贺国英还先后跟随村里十多名太极好手讨教学习。

  后来,贺国英将十多位老师所教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擒拿绝招。在与大伙儿比赛切磋中,他总能用太极擒拿绝技将对手摔倒制服,村民便给他起名“摔跤王”。

  2001年,一场手术意外失败,让贺国英双目失明。绝望之中的贺国英,依然对太极擒拿情有独钟,想要把自己的一身绝技发扬传播出去。

  贺国英的想法得到了身边人的支持。消息一传出,很快就有拳师前来讨教,甚至江西、海南等地也邀请他学去讲学。

  “摔跤王”重出江湖的消息越传越广,先后有全国各地十几个协会邀请他授课讲学。期间,贺国英将擒拿技法系统整理,分为一般擒拿、中层次擒拿、高层次擒拿及点穴式擒拿四个层次。十年间,贺国英应邀赴广东、新疆、洛阳等多个省市授拳,各地学员不计其数。

  “如今我年纪大了,身体条件已不允许我再长期外出授拳。现在,我只想在陈家沟定期办培训班,把擒拿绝技传授给有心人。让太极擒拿进一步发扬光大”。贺国英说。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