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王舒翔是淼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主任,今年40岁的他正处于干事创业的黄金年龄。他还有一个令人称道的头衔——“中站区最美青工”。
2006年,王舒翔进入淼雨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先后担任生产调度、车间主任等职。
作为生产车间主任,王舒翔管理着100多名一线工人。为了创新管理,他总结出了四个增强:坚持为销售服务与完成生产任务的辩证统一,增强工作的创造性;在提高预见性上下功夫,增强工作的超前性;在调查研究上求深、求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紧紧抓住事关公司的重点工作和大事要事,增强协助领导抓落实的能动性。
2008年,公司在建设新厂区和生产车间时,王舒翔带领寥寥数人,既要配合设备厂家安装设备,又要对整个生产线各个环节的零部件进行学习,为此,他整理生产流程、记录操作规程,加班加点毫无怨言。2014年,公司与加多宝集团签订了合作意向,客户对公司原有生产线提出整改意见,并给出了非常严苛的整改期限。面对任务重、工作量大、人手少的情况,王舒翔带领大家不分昼夜地拼搏,超前完成了易拉罐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和运行调试。当机器终于进入试产阶段时,他却因过度劳累引发脑出血。医生要求他手术后恢复半年,而他只休息了15天就回到了日夜牵挂的工作岗位。
面对日新月异的生产技术快速更新变化,王舒翔在繁忙的工作中时刻不忘为自己“充电”。他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管理书籍和饮料行业生产线相关技术资料,带领团队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2015年,他荣获“中站区最美青工”称号。
上图为王舒翔在生产车间记录数据。
李新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