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允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落脚点是如何将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如何让群众享受到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卫生计生服务,如何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同样也是每一个卫生计生人必须想到而且要认真做好的事情。去年以来,马村区卫生计生委健全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加快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将新农合定点报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延伸到每一个行政村,积极打造“十五分钟服务圈”,使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马村区卫生计生委通过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提升了基层服务能力,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落实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省直补、大病保险补偿制度;实施基本国家药物制度,在全区医疗机构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并推行“先住院后付费”制度,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加强宣传,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完善奖、优、免、扶、保、助“六位一体”的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做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子女中招加分和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慰问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马村区卫生计生委做到权力、技术、人员下沉,减少了中间环节,实现了服务“零距离”;做到卫生计生服务进社区(农村)、进企业、进学校,方便了群众,实现了服务“零折扣”;做到服务生产、生活、生育,实现了卫生计生服务“全覆盖”。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增进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交流,拉近了卫生计生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好评。
2015年,该辖区新农合共补偿70.9万人次,补偿金额2998.08万元,大病保险补偿69人次;基本药物让利236.8万元,4579人次享受到“先住院后付费”的诊疗服务。全区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144657份,为11099名0~6岁儿童、14637名老年人、22583名高血压病患者和8640名糖尿病患者、430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了随访服务和健康指导。去年,全区共有447对计划怀孕夫妇接受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共慰问计划生育困难家庭200余户,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折合人民币12.37万元;共确认申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和奖励扶助女性对象316人,确认农村和城市无业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发放对象3036人,落实奖励费71.756万元;对符合中招加分条件的27名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子女进行资格审查;积极开展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扶助摸底排查工作,共确定符合政策城镇奖扶目标对象59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