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3月27日相关报道,直指互联网理财存在虚热与危险。报道称,在“e租宝”骗局及众多网贷平台倒下、令无数投资者损失惨重的同时,互联网理财依然火爆。报道列举了“小白”型(对理财常识、互联网金融几乎不了解)、“豪赌”型(一味追求高收益,明知危险还要投)、“成熟”型(有多年经验,更靠理性分析)涉足互联网理财的三类投资者,并援引专家的观点,指出监管部门在严厉打击互联网非法集资的同时,也要拓宽百姓的投资渠道,加强对投资者的引导和教育。对于互联网理财,您怎么看?
【观点1+1】
@河北白帆:近年来,互联网理财由于其便捷、高收益逐步成为投资者追捧的投资形式,但由于大多数的投资者对其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盲目投资给自己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进行互联网投资时,最好能聘请专业的投资顾问为自己的互联网理财把把关,这样可以适当地降低一点儿投资风险。
@工程师-作家-湖南女子学院张闻骥:传统的理财方式也存在风险,更何况互联网理财方式。不要因为有风险就不理财,关键是要理性。
@江苏日月江南:互联网理财是一种新生事物,对于百姓理财的方便性是无可非议的,但也应该加强监管,通过建立制度,规范其运作,防止一些心怀不轨的公司和个人浑水摸鱼。作为投资者,也应该保持一分理性,对于过高回报的理财产品,要保持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z531312762: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督与管理力度,进一步制定、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管理规章制度,别让互联网金融成为投机者的天堂。
@硕鼠米米2011: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念。如今理财产品多元化是好事,谁都渴望“钱生钱”,但也要学会甄别,千万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
@雨中漫步2A:你不理财,财不理你。随着银行存款利率的逐年下降,人们的投资热情高涨,互联网理财火爆也在情理之中。但互联网理财是个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运作模式知之甚少,再加上高收益诱惑,让投资者趋之若鹜,结果造成有些投资者损失惨重。因此,加强监管和风险教育是规范互联网理财的重中之重。
@三七锦:黑格尔有句哲学名言叫作“存在即合理”。这句话用在互联网理财上再合适不过了。互联网理财因其简单便捷、门槛低、收益高、可选择性强而获得广大投资者的欢心,但其鱼龙混杂的乱象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投资者应保持理智的头脑,不要因追求高收益而忘乎所以,以至于使“欢心”变“闹心”。
@水晶小草:虽说有些机构借助互联网非法集资坑害百姓,但不能对互联网理财一棍子打死。毕竟到银行机构、保险公司进行投资理财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而网上理财却让老百姓理财可以随时随地,节省成本,也能让正规的理财产品找到更多的买家。众多的网贷平台及理财产品真假难辨才是导致百姓受骗的主要原因。
【下期话题】
你照看我家14年
我家养你一辈子
诸秀珍一生结过3次婚,但缺少家庭的温暖。54年前,孤苦无依的她与郑州的徐洪山一家结了缘,作为保姆,14年间帮助徐家带大了4个孩子。此后,无儿无女的诸秀珍就成了徐洪山一家的亲人。40多年来,徐洪山家两代人对诸秀珍呵护备至,不离不弃,如今她105岁了。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