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城市瞭望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城区市容秩序整治成效初显
绿化带卫生状况明显好转
根治“城市病”呼唤“大城管”
建立四项机制 推进环境整治
实行销号制度 力求工作实效
图片新闻
下大功夫保持整治成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4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根治“城市病”呼唤“大城管”
——我市城区市容秩序整治工作观察
作者: 本报记者 刘 婧 实习生 李新爽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①
  ②
  ③
  ④
 
   

  城区主干道中间的隔离护栏清洗一新,重新画的交通标志线清晰美观,绿化带内缺损的植物得到补植,主干道两侧的垃圾清运完毕,占道经营性大棚被拆除……近一个月来,广大市民欣喜地发现,我市城区的市容秩序有了明显改善。

  我市近期开展的市容秩序整治和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使市容秩序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显著变化。3月10日,在全市市容秩序整治和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姜继鼎要求动员全市力量,集中一段时间,重点推进城区市容秩序整治和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他说:“全市上下要形成合力,打一场城乡环境治理的歼灭战、攻坚战和持久战。”

  市容秩序整治工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理解,全市各城区和市直各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投入人力物力,全力改善城区环境。市城管委专门成立督导组,对照任务台账,对各城区和市直各部门一周一考核、一周一排名,分析解决问题,推进整治工作。

  短短三周多时间,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整治后,占道经营的摊贩不见了,我开车回家不用左闪右躲了,希望这样的局面能一直保持下去。”4月4日,家住东方红广场东巷的市民张亚楠对记者说。与张亚楠一样,许多市民希望城区市容秩序整治成果能保持下去。与此同时,各城区和相关职能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常态化治理“脏乱差堵”等“城市病”,巩固整治成果,持续改善城市秩序。

  回顾我市城区市容秩序整治工作,我们看到了齐抓共管的成效,认识到如果没有各城区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没有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脏乱差堵”等“城市病”将无法根治。

  然而,“脏乱差堵”等“城市病”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等特点,极易出现反弹,需要长期抓、反复抓。正当市民为整治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点赞时,一些“城市病”又“旧病复发”。例如,违章经营性大棚和占道经营摊点被清理后,仍有个别商户存在侥幸心理,与城管人员打游击,伺机反弹;非法喷涂、张贴的小广告前一天刚被清除,第二天又出现在路面、墙面和电线杆上;违规广告牌拆除不彻底,仅拆卸广告牌,未拆除广告牌安装架;垃圾乱堆乱倒势头虽得到有效遏制,但仍有个别人在观望,认为整治活动很快就会过去;个别道路两侧损坏的道沿石、雨水箅子等修补不到位……

  面对这种情况,唯有不断巩固市容秩序整治工作成果,探索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城市病”。“随着城市的发展,加强和改善城市管理工作显得日益迫切。只有建立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才能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要彻底治理‘城市病’,必须形成‘大城管’格局,建立齐抓共管的‘大城管’运行机制。”市城管局局长杨廷中说。

  图① 4月1日,中站区城管局城管队员向商户散发《致广大商户的一封信》,宣传市容秩序整治的重大意义。

  本报记者 刘 婧 摄

  图② 3月30日,山阳区城管局城管队员在清除非法喷涂在房屋外墙上的一处小广告。

  本报记者 刘 婧 摄

  图③ 3月29日,山阳区城管局城管队员在拆除一座违章经营性大棚。

  本报记者 刘 婧 摄

  图④ 4月4日,马村区环卫处环卫工人在昌盛路清理路面垃圾。 朱玉民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