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说不完的事 诉不完的情
要闻简报
图片新闻
食药监总局表示 严查假冒婴幼儿乳粉案件
一样的清明 不一样的风景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4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沟故事
说不完的事 诉不完的情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上接一版)摸索琢磨着莫沟的每一个窑洞、每一条沟壑、每一处旧宅院该如何布置修复;晚上,他参加村委会会议,和村干部、孟州市领导商讨建设事宜,会一开就到了半夜;闲暇时,走东家、串西家,操着一口纯正的河南腔和大家拉家常、摸民情。

  近一年了,鲍国志没有回过几次郑州的家。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他都拒绝住宾馆,把莫沟当成了自己的家,莫沟的每一道沟坎、每一处院落他都悉数于心;莫沟700多口人,他都混了个脸熟,村子里谁能干泥瓦活儿,谁能干木工活儿,谁适合指挥,谁适合耍嘴,谁适合跑腿,他都了如指掌。

  “建设‘老家莫沟’,一开始真不容易。”该村党支部书记苗小忠告诉记者。他说,就拿去年4月份村里刚开始谋划建设的时候说吧,按照设计团队的规划,要对村落民居实施“修旧如旧”,村里原来承包出去的荒沟、荒地都要统一收归村集体开发使用。村党支部委员王珍珠当时就犯了难,她家的猪场正好建在第一个修复点,马上就得拆迁,按照承包合同,她还有5年的承包权,而圈里的七八十头母猪又刚刚产了崽,还没过满月,于公于私她都有不拆迁的理由。可是作为村委会成员,她不带头谁带头?王珍珠拿定主意,狠下心、咬着牙、含着泪,廉价卖掉了全部母猪和猪崽,几天内就拆迁到位。许多村民原本还有观望抵触情绪,在她的示范带头下,全村500亩荒地、荒沟在一周内全部上交村集体,以众筹模式入股,为“老家莫沟”建设扫清了第一个障碍。

  如火如荼的建设开始了,70岁的老万叔成了村里的“国宝级人物”。老万原名万奇生,从16岁起,就跟着师傅学习泥瓦、木匠等手艺,并精通民俗建筑的各个环节,现在他可派上大用场了,是莫沟建设的现场总指挥。每天设计师把各个建筑点的施工图交给老万,他按照图纸指挥每个点的施工建造。他培养的大徒弟何中胜擅长木匠,二徒弟何狗擅长泥瓦,三徒弟小万擅长垛墙,这些徒弟们也都收了小徒弟,已经濒临灭绝的传统手艺在莫沟建设中焕发了生机。老万天天下沟爬坎,各处指挥,乐此不疲。

  莫沟村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市里派来的工作队,天天吃住在村,工作队队员有时候连续几周都顾不上回家;苗小忠家里的两辆货车搁置快一年了顾不上打理,天天为村里的事跑上跑下;村民苗树生率先改造自家的老宅院,投资近2万元打造莫沟乡村茶馆;退休教师何仙支义务为各个修复点撰写对联、书写村规民约;春节期间莫沟游人如潮,汽车拥堵,60多岁的何仙花当起了现场汽车“调度员”……

  段文文告诉记者,4月中下旬一个全新的莫沟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到那时,莫沟村的故事还会讲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