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宽阔的健身广场、平整的村内道路、专业的塑胶跑道、商品齐全的购物超市……这是河南天香面业有限公司帮扶武德镇苏王村10余年来村里环境的真实写照。
2005年,温县工商联牵线搭桥,为“富亲戚”河南天香面业有限公司与“穷亲戚”武德镇苏王村“做媒”结成帮扶对子。河南天香面业有限公司通过不低于市场价未成熟就签订粮食收购协议、全仓收购农民粮食帮助农户增收、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和定期对无劳动力的特困户进行慰问等措施,帮助苏王村解决了一道道发展难题。目前,苏王村80%的农户都有家庭成员在该公司工作,累计接受该公司直接投入和协调投入帮扶资金2000多万元。
“像苏王村这样的省级贫困村在温县共有23个,过去我们更多的是依靠企业自身资金,为贫困村捐钱捐物,帮助贫困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现在,我们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一改过去‘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为实现精准扶贫,我们想了很多招式来提高群众的干劲,真正让贫困村民自己‘创’富。”该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郑爱珍如是说。
调研推动,做好工作经验的转化运用。该县工商联自2006年开展“村企结对”活动以来,在全面总结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全县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村企结对”与精准扶贫,通过深入调研,发现了“三多三少”现象,即‘输血’帮扶的多,造血帮扶的少;捐款捐物的多,产业支撑的少;上班打工的多,扶智扶技的少。针对这一现象,该县工商联在策划今年“村企结对”精准扶贫活动时,侧重于补齐观念转变、产业支撑、技能培训3块短板,在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与村里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性质与贫困村的贫困特点进行匹配,更有针对性地为贫困村送去温暖。
示范带动,做好精与准工作的有机结合。该县工商联在涉及扶贫任务的7个乡镇建立了1~2个“村企结对”精准扶贫示范点,并作为该县工商联的扶贫联系点。同时,该县工商联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邀请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批15对结对帮扶村企发放了“村企结对”精准扶贫活动连心卡,进一步提高了精准扶贫活动的影响力和关注度。
教育引导,做好多方配合工作凝聚合力。该县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量力而行,以开发式扶贫为重点,制订出科学可行的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村建立扶贫脱贫长效机制。同时,该县工商联加强对贫困村干部群众的教育引导,让其学会借力、借势、借智,添足敢富、能富、善富的正能量,争取早日甩掉贫困村的帽子。 (王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