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觉新闻丨安全经纬 上一版3  4下一版
“快乐黑陶”进校园
新《安全生产法》重点条款解读
武陟县持续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马村区在全市率先推行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服务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4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快乐黑陶”进校园

作者:本报记者 杨 帆 摄影报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两名学生在学习盘泥。
  ⬆黑陶专业教师韩杰(左)在陶坯上为学生做镂刻示范。
  ⬅学生在观摩老艺人制作黑陶。
  ⬆为制作黑陶器物,学生在练习堆泥。
  ➡一名学生在练习拉坯。
  ➡学生制作的部分陶坯。
  ⬅老师带领学生在村办黑陶厂参观。
 
   

  3月下旬,记者从沁阳市教育局获悉,该市山王庄镇盆窑小学师生将携带他们的黑陶作品参加4月10日在青岛举行的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并现场展示黑陶制作技艺。据介绍,全国共有41所学校参加这次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盆窑小学跻身其中。

  沁阳市山王庄镇盆窑村黑陶文化历史悠久,与山东日照、陕西秦塬、河北馆陶并称为中国四大黑陶之乡。盆窑黑陶在唐朝时被列为贡品,明清时期被选为皇宫和颐和园的陈列品,1914年获“万国商品赛会”及马尼拉“世界商品赛会”金奖,2009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盆窑村的孩子们从小受到耳濡目染,对黑陶有着特殊的感情。为传承好黑陶文化,2012年秋,盆窑小学把“黑陶文化进校园”作为该校的办学特色,购置黑陶制作设备和工具,建成了两个陶艺室。同时,该校还组织美术教师和黑陶老艺人共同编写了《快乐黑陶》系列校本教材,在各年级组建黑陶社团,利用每天下午一小时社团活动时间,将“快乐黑陶”引进课堂。该校还聘请黑陶艺术优秀传承人为孩子们上课,普及黑陶文化,带领学生动手操作,指导孩子们掌握揉泥、拉型、抛光、镂空等环节的操作要领。美术老师亲自带学生到野外挖掘选土,让孩子们参与晒土、粉碎、沥泥、晾干、揉泥、拉坯、打光、镂刻等多道制作工序,全面了解黑陶的制作过程。“快乐黑陶”活动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前,盆窑小学已经有了两名专业陶艺教师,黑陶艺术特色教学也取得了初步成绩,被沁阳市教育局确定为黑陶艺术学习实践基地。去年11月,该校学生在焦作市学生艺术节上进行的现场展演,赢得了与会领导和师生的一致赞扬。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