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贵投身餐饮、旅游商务接待行业数十年,早已身价不菲;他转型投身现代农业,拥有一个占地千亩的都市庄园。采访前,记者认为王九贵应该是西装革履,坐在气派的老板台前,对着下属“指点江山”。
然而,出现在记者面前的却是一位衣着朴素、肤色黝黑,手拿农具在田地里忙碌的“农民”。
“要想成功,必须实干,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干与学的同时不断创新。”4月1日,修武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内梨花盛开,树状月季含苞待放,巨型南瓜茁壮成长……王九贵正在绿意葱茏的苗圃间劳动。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任何创业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段“苦难史”,他们的非凡付出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王九贵也不例外。
王九贵祖籍山东聊城,十几岁便外出闯荡,从事的行业跨度极大。电工、汽修、餐饮、旅游商务接待、旅游综合服务……几十年的风雨磨砺,非但没有消磨掉他的意志,反而让他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2012年,王九贵从事餐饮业时看到商机,希望从源头保证食品的安全,向客户提供绿色无公害的食品。于是,他决定投身现代农业这片新蓝海,投资建设了修武县台湾农民创业园。2013年,他成立了河南陆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决心将台创园打造成特色鲜明的都市庄园,带动当地群众共同致富。
庄园如何定位?如何规划?王九贵跑遍山东寿光、西安杨凌等10余家全国知名现代农业基地,每逢各地举办全国性农业博览会,他必参加。他曾两天三夜跨河北、山东、江苏三省考察6个园区,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他特意把聊城大学教授万锁请来传经送宝,让员工向专家学习最前沿的研发技术。他还与台湾神农发展协会深入合作,汲取台湾都市农业的经营精髓。
目前,都市农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全国仅有29家台湾农民创业园区,而这29家园区已有一半倒闭或濒临倒闭。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是技术、人才。实用型人才的发展理念跟不上,研究型人才的技术水平不过关,是都市庄园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王九贵四处学习,亲自下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硬是把自己打造成了农业专家。寒冬酷暑,王九贵只要有时间就指导园区里的农民嫁接育种,更不放过任何一次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通常,王九贵每天7时开车从郑州赶到园区,与农民一起下地干活,中午和他们一起吃饭,白天几乎不休息,20时再从园区返回郑州,深夜入睡,一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是他的工作常态。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双手布满厚茧,与园区农民成了兄弟。
“都市农业发展迅猛,产品市场周期很短,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所以,我们必须抢抓发展先机,做好新品种的普及和推广。”美国西瓜、韩国雪梨、薄皮核桃、树状玫瑰……庄园里的新品种越来越多,王九贵对此如数家珍。他期待将这些新品种经济作物大范围推广,带领当地群众共走致富路。
在山东泰安从事现代农业的陈师傅,是王九贵的偶像。“陈师傅已经70多岁了,依然坚持每天在庄园里工作,对市场行情了如指掌,不仅个人致富,还带动当地乡亲一起致富,实现了人生理想。这也是我的精神追求。”王九贵说。
目前,台创园有农业休闲观光区、苗木繁殖区、开心农场种植区、水果采摘区、家禽动物园区、景观花卉盆景区、农副产品深加工区、智能大棚和培训中心等板块,专门成立了科研技术开发小组,建设了农业物联网系统、信息中心、分子农业科研(演示)中心、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中心化验室、检验室、农产品综合检测中心和生态农业科教中心,是一个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培育产品规划全面、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我们还要引进更多优良作物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科学的管理模式,大力推广绿色农产品和精品苗木花卉产业,坚持高科技引领、市场化运作、品牌化经营,在建设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将农业和都市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等产业结合,着力打造高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休闲观光农业基地。”王九贵对未来充满信心。①4
记者手记
在王九贵奔驰轿车的后备厢里,总是放着铁锹等劳动工具,因为他一到园区,马上要下地劳动。这辆奔驰车,4年跑了40万公里,载着王九贵跑遍了全国各地。如今,他已过知天命之年,每天还要工作15个小时,充满活力、不知疲倦。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从身家千万的企业家到新型农民,他享得了福,吃得了苦,其人生奋斗历程正如他的座右铭所述:功成由勤,业精于勤。他忙碌于田间地头,内心充实快乐。这一切,源于他坚守自己的信仰,朝着理想和目标,一步一步踏实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