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丨社情民意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干群合拍村貌改
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市审计局全面开展就业资金审计调查
修武县国税局加强发票打假宣传工作
图片新闻
狠抓安全生产 服务经济发展
温县法治微电影《温暖如阳》获奖
图片新闻
郭永亮:苦练书法为传承
9路公交车终点站变更 附近村民出行不便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4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郭永亮:苦练书法为传承

作者:本报记者 韩 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等我一会,这幅字马上就好。”说话的人叫郭永亮,今年61岁。在一间飘着墨香的书房中,他手起笔落“心诚则兴”四个大字跃然纸上。接着,落款、盖章,一气呵成。

  “心诚则兴”这幅字,郭永亮要送给一个叫王新成的朋友,祝贺他的公司开业大吉。之所以写“心诚则兴”这四个字,是因为“心诚”与“新成”同音,郭永亮希望这幅字能给朋友带来好运。

  在这间书房里,墙上、地上随处可见一幅幅写好的字,这些字或苍劲有力,或行云流水,让人目不暇接。郭永亮说,书法是中国文字最为奇妙的延伸,也是最有意境、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一支笔、一砚墨、一张纸,书写的是情怀,传播的却是厚重的文化历史。他就是用赠送墨宝的形式,让更多的人懂得欣赏,从而去传承这门艺术。他指着书房里的字,自豪地说:“这些字都是我为朋友私人订制的。在我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朋友爱上了书法这门艺术,有的还找我请教如何写好毛笔字。”

  郭永亮为何会想着传承书法这门艺术?这还得从他学习书法说起。他学习书法的初衷,就是为了戒掉牌瘾。

  “我有过目不忘的好记性,年轻时特别喜欢打麻将。45岁那年,我突然意识到,天天坐在牌桌前是浪费生命,才下定决心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郭永亮说。他经过一番思考后,决定学习写毛笔字。而他之所以选择学习书法,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年轻时练过字,有一定的基础;二是记忆中存储着大量的诗词歌赋。这些都为他学习书法奠定了基础。

  说起自己刚开始练习写毛笔字时的情形,郭永亮有些不好意思。他说,最开始练习书法时,每天研究揣摩书法名家的运笔,然后自己练习。

  苦心研究练习书法14年,如今的郭永亮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以前他认为写字是一种乐趣,现在他认为写字是一种责任、一种传承。为何要这样说,郭永亮有他的道理。

  郭永亮说,现在的年轻人都用电脑键盘,提笔忘字是常有的事情。更有甚者,认为写字是多余的事情。他担心有一天,书法会被遗忘。在和其他书法爱好者交流时,大家也有这样的担忧。因此,他认为自己有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书法,进而爱上这门艺术。

  为了让身边的朋友懂得欣赏书法,郭永亮在春节时,会写许多春联送给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平日里,他也会将自己的字送给大家。

  如今的郭永亮在朋友圈是个名人,大家知道他写得一手好字,总会找个理由向其索要墨宝。而郭永亮总是来者不拒,买来上好的宣纸挥毫泼墨书写豪情赠予朋友。

  “练书法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先懂得欣赏,才能爱上书法。有了好的氛围,书法艺术才能更好地传承。”郭永亮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