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振国)4月7日,笔者从焦煤集团了解到,为确保困难形势下企业经济平稳运行,该集团以管理提升为手段,以增收创效为目标,进一步挖掘管理潜能,提高管理效率,不断为生产成本挤“水分”去“泡沫”,为保生存、稳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分兵突围保生存。该集团围绕“控亏、减亏、止亏乃至扭亏”的工作目标,坚持效益倒逼,对生产企业进行分类排队,科学组织生产运营。对盈利单位,进一步提高增盈增效能力,着力扩大增量;对亏损单位,分类施治、综合施策,最大限度地减少亏损;对经费单位及具备市场创收能力的单位,落实非控股企业放开搞活等有关政策,按规定下放经营管理权,实行灵活经营,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鼓励各单位利用现有资源优势,面向市场,对外开展产品销售、提供服务、租赁闲置房屋设备、合作经营等业务,盘活资产,实现增收创效。
成本管控降支出。该集团加强对亏损源的分析和经济技术论证,全面梳理排查亏损单位,摸清亏损原因,重新测算亏损单位生产经营指标,分别制订“一企一策”经济运行方案,明确减亏目标及责任人,减少亏损;持续推进安全经济技术一体化论证,对工程设计、工艺选择、设备选型等进行科学论证,确保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加强成本过程控制,完善成本预算管理、成本定期分析、成本与工资挂钩考核制度,实现成本管理全覆盖、责任落实无盲区;建立对标管理机制,科学设定成本控制目标,构建纵向对比、横向对标的成本对标管理体系,确保生产成本明显下降。
市场机制添动力。该集团以激活各类生产要素为导向,建立以投入产出为管控主导的生产经营目标考核机制,激发各单位保生存、稳运行的工作动力;按照需要什么考核什么的原则,简化指标设置,突出考核重点,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性,对生产矿井和分置选煤厂重点考核产量、质量、产率和成本,促使各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深化内部市场化现场管理考核,开展内部市场化标杆区队创建活动,实施标杆引领,全面提升现场成本管控能力,带动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在此基础上,该集团加强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督导,加大现场管理考核力度和权重,落实经营管理责任,实施现场成本管理重大浪费一票否决制,从紧从严控制成本投入,杜绝超标准设计、超计划投入情况发生。
资产管控促增收。为不断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该集团全面盘查评估存量资产,强化动态资产管理,搭建闲置、积压物资信息共享平台,推动闲置资产有序调剂,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同时,该集团积极探索实施顶账支付等方式方法,加强对土地、厂房等闲置资产的有效利用,并面向市场分类盘活,对长期闲置、低效无效资产进行处置变现,促进增收创效。在此基础上,该集团从严从紧管控资金,积极开拓多元融资渠道,加大货款回收清收力度,加强非生产性支出分类对标精细管理,实现各类非生产性支出的“减肥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