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与农业的结合,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用工业的方式发展现代、绿色农业的一大创举。
让一块地里种出效益,也种出能源。这是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梦想,而今梦想已实现。2015年8月21日,青岛昌盛日电与马村区签订了100MW光伏农业科技大棚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农业+光伏的模式将在我市的土地上蓬勃发展。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马村区的焦作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项目现场,只见到处是建筑工人施工的身影,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施工场面甚是壮观。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0.5亿元,展示区工程已经完成,钢柱正在安装,预计12月底建成。
据了解,光伏农业大棚结合了太阳能发电、智能控温、现代化高科技种植等技术。太阳能系统所发电力可供智能控温与灌溉、补光等功能使用,剩余电量可出售给电网公司,创造额外收益。此外,光伏农业大棚属分布式系统,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光伏农业大棚兼具发电与耕种两种功能,可借助更高的收益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的耕作效率和收入。
在应用上,光伏农业项目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牧光互补、光伏灌溉系统等四个大类、十几种模式。其中,农光互补与渔光互补也已成为分布式光伏的两种创新应用模式。
焦作昌盛日电计划总投资16亿元,规划用地5000亩,其中一期光伏农业科技园区项目装机容量50MW,用地2500亩,预计投资10.8亿元。该项目实现了光伏发电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相结合,不仅有效提高了耕地产出率,也为我市高效特色农业和清洁能源建设提供了示范和样板,有助于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青岛昌盛日电总部大区总经理卢柴鑫表示,昌盛日电光伏农业模式的核心是增加就业、促进增收。通过加快发展光伏农业特色经济园区、专业园区,充分吸纳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以群众增收为核心,因地制宜创新园区经济模式,可帮助贫困群众加强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昌盛园区的合作,使当地的特色产品更好地进入市场。园区发展后期将突出特色引领,增强产业扶贫造血功能,深入实施休闲生态农业等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一期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电站年收入5500万元以上,农业年产值90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