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清雪堂”里好风景
做好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营改增工作
市直机关百余名青年干部下基层 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图片新闻
社保年检实现异地网上认证
调研我市贯彻落实省委政协工作会议和省委文件精神 孙立坤徐衣显出席座谈会
共建共享惠民生
项目服务成为助推发展新动能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4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雪堂”里好风景
——感受河南省“最美家庭”杜雪娥家的家风传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董柏生

  见习记者 贾定兴

  春暖花开,天气宜人,解放路西城美苑小区里,一位经常在绿树红花间散步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她整洁的衣着和脸上幸福的笑容让人感到温馨和谐。每次锻炼身体,她都由儿女轮流陪在身边,让很多小区居民心生羡慕之情。

  这位老人名叫杜雪娥,现年83岁,是2014年获“中国最美家庭”提名奖、河南省“最美家庭”荣誉称号大家庭的核心人物。走进杜雪娥家,记者强烈感受到和谐幸福的浓浓亲情和全家人以“清雪堂”为平台传承的优良家风。

  杜雪娥家是四世同堂,8个儿女组建了8个幸福的小家庭,总共35口人。尽管四世同堂、家庭成员众多,但在这个家里,不存在不可逾越的代沟,更没有变淡的亲情,有的都是浓浓的关爱、理解和幸福。

  老夫妻勤俭持家

  言传身教立家风

  上世纪50年代初,赵清武携妻子杜雪娥从老家博爱县来到王封矿当了一名煤矿工人,两人一起住进了晚上见星星、雨天水流淌的土坯房。虽然条件简陋,但他们在那里组建起了一个温馨的家。

  随着8个孩子相继出生,这个简陋的家里充满了生机和希望,但也为这对夫妻增添了生活压力。赵清武除了要用每月几十元钱的工资收入养活嗷嗷待哺的孩子外,还要赡养体弱多病的母亲,帮扶老家的妹妹和亲戚。为了贴补家用、帮助亲朋,夫妻俩一边开荒种地,一边带着年龄稍大的孩子下河捡石头,砸碎后卖给修路人。此外,夫妻俩还上山割荆条编成物件卖给矿工,织手套挣手工费,一分一毛地积攒生活费,艰苦生活。就这样,这个贫穷但幸福的家庭在城里扎了根、开了花、结了果。

  通过赵清武、杜雪娥用心培养,孩子们一个个都事业有成,8个儿女中出了4个大学生、4个国家干部。爱国爱党、清白做人、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勤奋学习、宽以待人的良好家风,在岁月的磨砺中和两位老人的言传身教下逐渐在这个家庭沉淀、传承。

  儿孙辈争相敬老

  家兴业旺传家风

  2003年,操劳一生的赵清武辞世,享年76岁。儿女们把对父亲离去的悲伤化为对母亲加倍的孝心。除了让母亲吃好穿好之外,儿女们每年都为母亲安排两次旅行,陪老人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外国的异域风情,让母亲安度晚年。

  即使全心尽孝,儿女们仍有一个遗憾,那就是他们都不知道父母确切的生日。每次问起这事,杜雪娥总说自己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十五,赵清武的生日是农历正月初一。后来他们才理解母亲:因为孩子们在这两个节日为老人过生日不用请假,不会耽误工作和学习。

  杜雪娥的小儿子赵方说:“母亲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奶奶在世时家里的中心是奶奶,父亲在世时家里的中心是父亲,现在总该轮到母亲了,可母亲却说把工作干好就是最大的尽孝,把孩子照顾好、教育好才是你们最重要的事。”父母的良苦用心深深地影响着儿女们。这个家里的节俭之风、勤奋之气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为了能把优良的家风更好地传承下去,从2006年开始,这个家庭每年农历正月初二都要举行一个特别的家族聚会。这一天,杜雪娥的儿孙辈会欢聚一堂,在拜年聚餐之后,每个家庭成员要汇报去年的工作成绩和当年的计划与展望,并自编、自演家族春节联欢会。如今,家族春节联欢会成了全家人一年中最期待、最津津乐道的事。家族春节联欢会是杜雪娥大家庭其乐融融的欢乐场,是凝聚家庭成员向心力的大磁场,是子孙辈传承家风的布道场!

  良好的家风深深感染了家族的每一个人,他们都是良好家风的传承者。杜雪娥的二儿子是箭牌卫浴瓷砖焦作总代理,在他经营的圆方建材公司中,安置了上百名下岗职工就业;员工父母生日时,员工可带薪休假一天;设立了“最佳孝道奖”,鼓励员工孝敬父母。

  “清雪堂”寓意深远

  合力实现家国梦

  大家庭成员众多,如何用一个有效载体把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经过商量,全家人从父母名字中各取一个字作为家风文化的称号,并以杜雪娥乔迁的新居作为家族成员的活动集聚地,取名“清雪堂”。他们制作了“清雪堂”标牌,明确了“清雪堂”清白做人、踏实做事、志存高远、心怀感恩的家训。

  为使家人沟通方便、联系紧密,这个家庭还专门建立了“清雪堂”微信群,家庭成员无论走到哪里、相距多远,都能随时问候、互通信息。此外,在杜雪娥的带领下,这个家庭还成立了“清雪堂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取得教育成绩的家庭成员,并资助数名社会上的贫困大学生。

  如今,在“清雪堂”家风、家训的感召下,赵家人在工作学习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大孙子赵伟是优秀共产党员、国企人事主管;二孙子和孙媳在北京创业,开办的餐饮企业已在全国开设60多家连锁店;三孙子在名校求学;大外孙郭良任私企高管;外孙女徐晶是优秀人民教师;三外孙王凯经营的家居建材生意红红火火;四外孙正在北京高校攻读博士学位;五外孙是宁夏大学的研究生……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个“最美家庭”正在以实际行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心中的家族梦、伟大的中国梦!①4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