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微信平台带来贴心服务
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 调研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
德孝文化永传承 覃怀乡村展新颜
乔庄村:堡垒作用显威力
留住乡愁 留住家风
焦作森防:守护生态安全
图片新闻
鸡西市推出25条政策 探求“煤城”创业之路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4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孝文化永传承 覃怀乡村展新颜
——沁阳市崇义镇后杨香村创建德孝示范村记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张 冬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住在村西头的村民张凤莲早早就起床了,她拿着扫帚清扫起自家门前的街道。清理完毕后,看到邻居还没起床打扫卫生,索性把邻居家门前也清扫了一遍。

  渐渐地,村子里的这条大街热闹了起来,越来越多的村民自觉加入到清扫大军。这是3月31日,沁阳市崇义镇后杨香村一个普通的早晨,空气有些湿润,毛毛细雨打在人身上格外舒服。

  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郝发龙拿着本子出门了。看到村民坚持自觉打扫大街的卫生,回想起一年来村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郝发龙感到很欣慰。

  时间回到一年前的清明节前夕。彼时,郝发龙正在外地参观学习,看到人家村子的景象,想想自己在村里干了20多年,村子却没有明显的变化,他感到很惭愧。

  是该变一变了!经过与沁阳市有关部门领导商议后,郝发龙决定从后杨香村的名号——孝子故里入手。

  后杨香村是我国二十四孝之一“扼虎救父”故事的发祥地。除了头顶“孝子故里”的名号,后杨香村与很多乡村一样,集体经济薄弱,留守老人和孩子居多。弘扬孝文化、以孝治村成了村两委干部的一致选择。

  2015年3月18日,后杨香村建立了“德孝义工团”。他们义务清扫街道,宣传中央政策,传播传统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其中。79岁的义工团团长郝尚友是一名退休干部,他告诉记者,义工团对村里的公益活动进行了分类,按照每个义工的特长分为若干专业小组,各小组既各司其职,又协调合作,村民参加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也日益高涨。同年4月4日,该村举行了德孝示范村创建启动仪式。仪式上,村民们踊跃为“德孝基金”捐款,现场捐款4.6万余元。

  有了人,有了钱,后杨香村在创建德孝示范村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从2015年4月开始,以荣国明、张成等为代表的多名义工废寝忘食,高质量建成了长约3000米的文化长廊,为后杨香村营造了浓厚的德孝文化氛围。该村还组织义工对2间旧电房拆除重建。拆除的万余块砖,百名义工1天全部刮干净;旧砖不够用,就组织义工在建筑垃圾中捡拾能用的砖头,新建的电房没购买一块新砖。不要报酬、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村子里迅速传播,群众纷纷加入义工团队。

  为了让德孝文化进一步深入人心,后杨香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是推出道德大讲堂系列文化精品活动,定期开展德孝文化夏令营、专家讲座等培训;二是创建孝道宣传栏、孝文化黑板报,编发《亲情孝报》,实时记录,定期发放;三是利用村里广播,于每日清晨、傍晚播放与德孝有关的歌曲等;四是组织群众观看《中华孝道》《天下父母》《家和万事兴》等视频,让村民深入感知德孝文化;五是组织道德模范、身边的榜样等先进典型以讲述自己故事的形式传播德孝文化;六是开展选树典型活动,评选道德模范、好婆媳、好夫妻、好儿女、好孝子、美德少年等先进典型,引导村民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凝聚了人心,事业才有大发展。德孝文化是载体,经济建设是基础,两者相得益彰。没有经济作基础,德孝文化也走不远,郝发龙深深知道这一点。德孝文化的品牌打出来后,来村里参观的人多了起来。为此,郝发龙去外地考察后提出,要把德孝文化品牌做成文化产业。目前,在该村的一个废弃院落,1000多株寿星桃、南天竹、海棠花正茁壮成长。郝发龙准备在村西建立一个农庄,把这些具有文化寓意的草木移植到那里,形成一个德孝文化景点,给村里增加经济收益。

  后杨香村的浓厚德孝文化氛围也吸引了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的参与。沁水湾米奇漆店捐赠了一大桶上等油漆和一百袋涂料用于改善村貌。著名中医吕世籍老先生通过中华孝心村组委会,了解到后杨香村的事迹,便带着徒弟来到了后杨香村进行义诊,传递爱的能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后杨香村从一个无钱、无集体经济的小乡村,蜕变为今天的德孝文化村。如今,沁阳已有不少乡村开始向后杨香村学习。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太行山下,沁河岸边,孝子故里,德孝文化正默默影响着后杨香村的每一个村民,影响着每一个踏上这片热土的人们。如今的后杨香村德孝示范村创建正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不断取得新进展,也影响、带动更多的乡村加入德孝示范村的创建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基础、提供动力。①7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