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正值候鸟迁徙季,最近一段时间,大量候鸟在迁徙途中被捕获。据知情人透露,被捕获的野鸟除运往广东野味馆作食用外,更多地被运往河北邯郸、邢台等地用于另外一项交易,那就是——放生。由于近些年放生需求的增大,有一批人专门做起放生鸟的买卖。然而那些被用于放生的鸟,即使重新被放回大自然,由于运输或挤压,鸟的体力已很虚弱,死亡率很高。这种所谓的放生其实是推开了野生动物的死亡之门。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风开季节:放生是技术活,要讲究时机,更要科学、合理。善心固然可贵,用之不当的话,则会“好心办坏事”,放生要谨慎,不然,就会变成杀生,生命“伤不起”!
@胜平王大头:“放生变杀生”暴露出“放生客”对野生动物知识十分缺乏。在一个文明社会,我们不能再听任这些受到法律明文保护的野生动物被盲目放生。只有让野生动物在大自然更加自由、健康、快乐地繁衍生息,才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也是人类最好的选择。
@z531312762:放生这个词语,放和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在放生的人只做了放的事情,而没有考虑生的问题。放生的人在放生前先要考虑动物的身体状况、动物生长的自然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盲目放生,就是好心办了坏事,让慈善之举蒙上了灰尘,伤害了动物的生命,甚至可能破坏和谐的生态环境。
@活力的试试啊:敬畏生命,敬畏自然,遵从动物的生活生长规律,不要人为地去操作、去做伤害它们的事情吧。
@水晶小草:放生表面上是挽救了动物的性命,但有些热衷放生的人只注重放生的仪式,根本不管那些动物从哪里来的,也不管被放生的动物今后的死活。放生者自以为是做善事,其实也变相成全了某些人的生财之道。
@益昌人: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这个道理对放生者同样适用。一些放生者打着慈悲旗号,其需求变相鼓励了捕猎者大肆捕获候鸟,对鸟类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甚至死亡。放生者还是停止如此放生吧,那也是一种善心、慈悲心。
@四方游笑笑僧:此举纯属自己给自己找乐,与保护生态爱护动物无关!
@孙友祥815:追求形式,忽略本质,不分地域,瞎胡倒腾,这种盲目的放生适得其反。
@细数青山望蓬莱:放生既然是行善,就要善“始”善“终”。放生要讲科学,不顾自然规律,一放了之,就会违背了放生的初衷。
@李永亮亮:放生重在“生”,而不是“放”!与其为了利益而放生,不如任由动物自生自灭,也免得动物遭受被猎捕、伤害、再被放的麻烦。
@深海林森:放生,关键应该体现在放其“生路”上,而不仅局限于去去心病甚至做做样子,更不能以放生来催生另一种以不法行为赚钱害命的营生。
【下期话题】
旅游文明
4月11日晚,网曝一名女子在西藏羊卓雍错旁一丝不挂拍照,大尺度行为引起网友广泛讨论。有人认为女子的行为“对藏文化不尊重”,也有网友认为不宜过早定论。“旅游文明”现已成为社会问题,去年4月,国家旅游局公布并正式施行《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规定游客六类不文明行为将被“拉黑”,其中提到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风俗、民族生活习惯的行为将会被记入“游客黑名单”。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