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是靳作村的居民,在区划调整前,我们村归待王街道管,尽管我们离很近,但办什么手续必须跑到待王街道办理。现在,我们村划归了马村街道,以后办事就方便多了。”近日,提起区划调整带来的变化,家住马村街道靳作村的王大爷说。
这种便民服务上的变化,得益于该区行政区划调整的显著成效。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融合,提升为民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该区于去年4月份启动了部分街道行政区划调整,12月底顺利完成交接。
此次区划调整涉及该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3个街道,由于原马村街道各项行政事务管理仅限于中心城区不足6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面积,原北山街道规模过小,原待王街道特色商业区、工业集聚区的产业集聚和人口聚集等原因,已经严重制约了该区统筹推进城乡发展进程,街道之间行政事务、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交叉管理现象,导致了城市管理效能降低,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焦作中心城区“东扩南移”的步伐加快,作为城区融合扩张的关键节点,该区区位优势日益突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特色商业区和工业集聚区两大发展平台的支撑,承接产业转移、吸引要素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必将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
面对机遇,该区把握大势,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围绕区域发展战略,该区积极稳妥地完成了部分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撤销北山街道,调整待王街道和马村街道,新设武王街道,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有效增强了城区的承载能力,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融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保障二、三产业快速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行政区划调整程序烦琐,非一日之功。为确保调整工作顺利推进,该区从前期调查研究、论证方案、征求意见、风险评估,到方案报批、组织实施,每个阶段和环节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实现了区划调整期间工作不脱节、责任不悬空,交接无缝隙、稳定无干扰,实现了平稳交接。整个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做到了“不漏一个人、不差一分钱、不错一件物、不出一件事”,确保行政区划调整工作顺利交接,平稳过渡。另外,该区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召开相关座谈会,认真调查民意,了解群众办事的方便程度,解决群众的诉求,把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做到顺民意、得民心。
坐言起行,善做善成。该区通过区划调整,使城市规划区内的3个街道管辖范围界定趋于均衡、城乡一体化功能定位更为明晰、产业发展空间得到拓展、行政管理和服务效能获得提高,为区域经济转型提升、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群众也享受到了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一系列“红利”。
(徐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