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州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义务劳动、无私奉献,只为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用传统文化教育人、引导人、感动人。
他们是志愿者,也被大家称为义工。
4月11日,记者来到孟州市“和睦家园”行动道德讲堂,在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广大义工的精神力量。
年过花甲的吴玉萍,天刚亮就来到道德讲堂的举办地——孟州市电影院,开始为义工准备早餐。吴玉萍说:“从2012年开始,通过参加道德讲堂,我系统学习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了义工服务的热情,非常渴望加入义工组织,奉献他人、快乐自己!”
道德讲堂的组织者、孟州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孟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郭志贤说,“和睦家园”行动道德讲堂,以促进“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为宗旨,从2011年开始,已经连续开展了5年活动。5年来,来听课的人不断增多,义工团队的规模不断扩大。每次开展道德讲堂活动,都有100多名义工提供服务,找讲师、布置讲堂、制作听课证、引领学员入场、为学员准备午餐、做会场安保工作等,可以说,每一次活动的成功举办都建立在这些义工的辛勤付出之上。4月11日一大早,便有义工率先到达道德讲堂,为其他义工准备早餐。中午,义工和听课人的午餐,也都由道德讲堂举办方提供。不少义工不仅出力,还出钱、出物,服务热情高涨。
该市赵和镇临泉村的闪德志参加义工组织5年,他家离孟州城区20多公里,为了不耽误服务时间,每次有活动他就一大早骑着电动自行车匆匆赶到道德讲堂,每逢节假日,他还带着家人一起来当义工。“多为大家服务,生活才有意义!”闪德志说。近年来,临泉村附近的村子不断举办类似道德讲堂的活动,他都争取去当义工,在搞好服务的同时,还能学习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
该市会昌街道红星村村民韩胜利现年63岁,家里种有20多亩果树,为了当义工,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管理果园。“一大早起床忙活,就是为了不错过当义工的机会。为了参加活动更方便,我还特意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让车和人一起为大家作贡献!”韩胜利说。
2013年2月份,该市义工组织对赵和镇苏庄村的孝顺媳妇进行表彰;2014年5月份,为孟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举办集体传统婚礼;2015年11月份,在西虢镇莫沟村举办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公益演出……2011年至今,该市义工组织开展了许多献爱心活动,他们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和谐社会的创建者。
通过参加道德讲堂活动,思想发生变化的不仅有义工,还有学员。2011年5月份,孟州市首届传统文化论坛在耿军武院举行。为了确保论坛圆满成功,在论坛举办前,广大义工编组分工,各司其职,有的接受严格的礼仪培训,有的到会场打扫卫生,为学员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在活动现场,看着忙忙碌碌的义工,广大学员全体起立,发自内心地向他们鞠躬致敬。
现在,孟州市有义工300余人,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8岁。多年来,他们不仅为道德讲堂搞好服务,还走进社区、敬老院,利用走亲访友、农闲等一切时机,向身边群众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
“每一个义工都能播下无数爱的种子,他们的爱心能温暖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条街道……我们举办公益活动,就是要传递社会正能量,让社会更和谐、群众更幸福。”郭志贤说。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