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兴飞)从今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后,我市将新增试点纳税人1.55万余户。其中,建筑业1645户、房地产业632户、金融保险业246户、生活服务业13010户,这四个行业涉及户数是已经营改增试点户数的2.19倍。
据市国税、地税局测算,我市新增试点纳税人2015年实现营业税收入15.28亿元,占到2013年8月1日营改增之前营业税收入的四分之三,占全省营业税收入659.15亿元的2.32%。营改增后,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适用11%税率,金融保险业和生活服务业适用6%税率,征收率为3%。同时,新增试点行业的原有营业税优惠政策原则上延续,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对特定行业采取过渡性措施,对服务出口等40个行业实行零税率或免税政策,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根据调查测算,全面推开营改增后我市新增试点纳税人将减税2.7亿元,其中增值税减税2.5亿元,占全市2015年营业税收入的16.4%;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收入等相应减税2000万元。四个行业均不同程度实现减税,改革的减税效应将进一步扩大,改革红利将惠及更多行业和纳税人。
营改增从制度上能够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据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共计7083户,累计实现减税8.52亿元,其中营改增纳税人减税1.51亿元、原一般纳税人增加抵扣减税7.01亿元,政策效应显著。无论是营改增试点纳税人还是原增值税纳税人,都实现了较大规模的减税,营改增的制度框架充分体现了总体减税的要求。
全面推开营改增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覆盖面更广,意义更大。其一,实现了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的全覆盖,基本消除了重复征税问题,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了社会分工协作,有力地支持了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其二,将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比较完整地实现了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将有利于扩大企业投资,增强企业经营活力。其三,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是财税领域打出“降成本”组合拳的重要一招,用短期财政收入的“减”换取持续发展势能的“增”,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其四,创造了更加公平、中性的税收环境,在推动产业转型、结构优化、消费升级、创新创业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