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衔接,构筑家校育人网络,陕西省咸阳市教育局近日发出通知,决定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万名家长进校园”系列大型家访活动,同时要求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和“亲情连线室”,配备专职“代管家长”队伍,经常与留守儿童沟通,每月与留守儿童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写一封信,通报孩子的成长情况。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王者微小: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比起其他孩子他们更需要的是亲人的关爱,这是一个人完善人格必不可少的一环。由于家长外出务工而造成一些方面的缺失,由学校和社会作一定的弥补很好,也很有必要。
@唉妮儿: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建议对“代管家长”进行筛选和审核,尽量找到有爱心,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的人,争取把这个好措施落到实处。
@水晶小草:“代管家长”只能代替家长对留守儿童的监管职能,但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是无法代替的。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亲情教育、家庭教育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家长不能只为了挣钱而忽略了孩子精神需求。“代管家长”制度或许会弥补部分家长的监管缺失,但绝不能让家长成了甩手掌柜。
@龙腾四海112: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学校推出“代管家长”服务很及时。希望这些“代管家长”能切实履行责任,让留守儿童真正感觉到家的温暖。
@庐人境:关爱留守儿童不能停在口号上,更要表现在行动上。给留守儿童配“代管家长”的建议很好,希望能够落到实处,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
@北宁老头儿:“留守儿童之家”体现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关注,不仅可以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温暖,也能对其成长起到指导作用。“代管家长”可弥补孩子童年的亲情缺失,帮助其打开心扉,无论是性格发展还是人生观建立都有积极作用。
@芳心云天:“亲情连线室”和“留守儿童之家”的建立,架起了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相互联络的纽带,既消除了外出打拼父母的后顾之忧,又弥补了留守儿童对父爱母爱需求的缺失。尤其是“代管家长”的配备,对留守儿童不仅仅是关注,更是零距离关爱,该举措意义非凡,值得推广。
@江苏日月江南:留守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关心他们的成长是政府、社会以及家庭共同的责任,实施家校育人网络,对留守儿童倾注更多爱心和关怀,不仅需要而且迫切,无论多大的投入都不为过。
@奥格了:“代管家长”对留守儿童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父母的爱才能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温暖和幸福。政府应该大力发展本地经济,让孩子的父母能在当地创业就业,减少留守儿童的出现这才是根本。
【下期话题】
“失守”的校园
4月17日,央视报道了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迁址“毒地”事件。报道指出,自2015年9月常州外国语学校搬新址后,493名学生检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个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这场不该发生的悲剧中,相关部门对学校环境安全把关的“失守”是造成悲剧上演的重要因素。而这样的“失守”也让更多的校园面临着同样严重的安全危机,如全国多地多所学校被“毒跑道”的乌云笼罩,广州白云区多所学校遭工厂包围,贵州凯里师范附属中学教学楼因质量问题楼顶护墙垮塌等。对未成年人和校园的保护应该是不可推脱的责任,但校园频频“失守”。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