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其中涉及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等公众普遍关注的消费品专项行动。《行动计划》指出,以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智能手机、玩具、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厨具、家具等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消费品为重点,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组织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据《京华时报》)
从《行动计划》列举的一系列产品来看,都是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市场空间很大,消费频次比较高,对产品质量也很重视,可谓是戳到了消费的痛点。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人均收入逐年增长,人们已经从温饱阶段走出来,消费者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宁愿多花点钱买更好的商品,这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消费需求升级的正常现象。
而且,目前国内部分商品的品质虽然达到国标,却没有达到消费者要求的高标准,加之在品牌、设计、制作、工艺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与国外商品相比,改善提高的空间还很大。就拿前阵子中国游客抢购日本电饭煲、智能马桶盖等来看,这些商品价格虽然很高,却凭借高性能、精致工艺赢得市场。而国内生产厂家众多,却扎堆在中低端领域,商品价格低廉,缺乏人性化设计,做工粗糙,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更高需求。
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其他领域也能见到。从国内消费市场的情况来看,国产货占据绝大多数比例,但是几乎每个行业的顶端,都被洋品牌所占据,其价格和利润高出一大截,依然受到国内消费者的追捧。并非消费者都在崇洋媚外,大部分消费者都是理性的,他们结合自身需求和消费能力,选择适合的商品。因此,我们要看到国产货与洋品牌的现实差距,找到差距的原因,从而努力提升国产货的品质,缩小或超越洋品牌,以赢得消费者的认同。
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大而不强,很多行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关键技术受制于外,赚的只是辛苦钱,最大的利润蛋糕都被国外拿走。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走做大做强的道路,秉持“工匠精神”,迈向产业链的高端位置,实现供给侧改革,鼓励发展消费者需求的商品,拓宽消费市场空间。
中国游客在国外大肆抢购,已经是出了名的,在很多外国人眼里,国内消费者的购买力很强,再加上“海淘”的蓬勃发展,均凸显消费者对优质商品的旺盛需求。可以想象,如果将国产货的品质提升起来,达到洋品牌的标准,势必扭转目前的尴尬局面,赢得国内消费者的认可,从洋品牌手里拿回这块利润。由此可见,提升消费品的品质乃是供给侧改革的必由之路,而且,这条路会越走越宽,未来将见到属于中国的世界级消费品牌,进而占领行业的顶端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