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锋在为患者检查。 本报记者 朱传胜 摄
本报记者 朱传胜
他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曾在河南省“读经典、背方剂”中医药岗位技能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从医后,他服从医院的安排,到急诊科工作,冲锋在抢救生命的最前线;10余年来,他在内科急危重症的快速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心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急性胸腹疼痛、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治疗尤为擅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把中医与西医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中西医的不同优势来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他,就是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军锋。
本期,“名中医与您有约”活动走进张军锋诊室,让大家零距离感受中医的独特魅力,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
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4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张军锋诊室时,他正在给一位孕妇看病。“张主任,我刚才咳嗽时吐出一口鲜血,您给我好好看一看。”这位患者着急地问。她的丈夫在一旁担忧不已,不停地问:“医生,我老婆的病要紧吗?会不会影响肚子里的孩子……”见此情景,张军锋先稳定住他们的情绪,让他们不要着急,然后详细询问了患者吐血时的一些情况。接着,张军锋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手电筒,查看患者咽喉部。“你的嗓子里有一些出血点和血丝。”张军锋检查后说。随后,他又让这位患者的丈夫查看了一番,并建议患者作一个血液检查。半个小时后,血液检查结果显示,这位孕妇的血液没有异常。
“口吐鲜血,多与肺、胃、咽喉等有关。一般来讲,遇到口吐鲜血的患者,医院通常建议其作肺部等影像检查,用排除法来找出病因。不过,这种检查对怀有身孕的人有影响。因此,根据我个人的判断,你之所以口吐鲜血,是咳嗽时撕裂咽喉部造成的。你先观察两天,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就不需要用药。”张军锋的一席话让这对夫妻放下心来。
在接诊患者的过程中,张军锋总是把患者当成家人来对待,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没有必要作的检查,他绝不会让患者去作。据了解,张军锋还是一名社区志愿服务者,他利用所学的医学知识,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免费上门诊疗服务。2014年,他被评为焦作市十大优秀义工。去年,他被中站区宣传部推荐入选焦作市第十批“身边的榜样”数据库,其典型事迹在媒体上进行了报道。
在急诊上为中医正名
中医常被认为是“慢郎中”,难以在急诊上有所作为。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张军锋在抢救急诊患者的过程中,经常发挥中医药优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前不久,一位患者因高烧不退,被家人送到该科救治。在治疗过程中,这位患者喝了张军锋开的中药汤剂后,高烧终于退了。
“中医药在治疗外感发热上,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在急诊中,我们经常用中药为这类患者退烧。”张军锋说,“与其他医院相比,我们急诊科在抢救或治疗时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不仅使抢救成功的概率更大,还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采访中,记者在他诊室的桌上看到一本《急诊科中医特色治疗》,里面总结了中医外治疗法在治疗发烧、抽搐、喘症、心悸、头痛、腹痛、胸痛、咽痛、痛经、呕吐、腹泻、眩晕、急性尿潴留、中暑等急症上的运用。比如,对于发热,通过对大椎穴点刺放血、耳尖点刺放血等外治疗法,可以达到不用吃药就可退烧的目的。
“其实,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大有可为,著名中医药学家李可撰写的《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根据临床实践总结出了28种自创方剂,对于抢救各种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疗效显著。其中,尤为著名的‘破格救心汤’,曾成功治愈千余例重症心衰患者。”张军锋说,“在急危重症的抢救方面,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这与当前西医在重症医学科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下一步,我们还将陆续开展多项国家在中医救治急病的推广项目。比如,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治疗方案。今后,我们科将继续发挥更多的中医药优势,为我市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