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没有打通的出村道路,他上任两个月就通了。”
“村里以前总是拖欠水费、电费,三天两头停水电,他一来,马上就把问题解决了。”
“他还自己掏腰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
近日,记者在温县北冷乡西保丰村采访,提起刚刚上任半年多的村党支部书记李永明,村民都竖起大拇指,竞相向记者讲述他为村民办的好事实事。
2015年9月,在北冷乡党委的邀请下,在村里干部群众的期盼中,74岁的李永明挑起了西保丰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
李永明是西保丰村人,当过老师、村干部,后又在机关工作,现已退休。他有知识,有文化,经历丰富,善于跟群众打交道,在干部群众中威信很高。
“村民最大的愿望就是打通13年没有修通的出村道路。”李永明退休后虽然在县城居住,但一直关心本村发展,对本村的情况心中有数。
穿村而过的新朱线是县级公路,向南跟省级公路新洛路连接,也是周边村民通往南边的主要道路。
“这条路不修通太影响我们村的发展了,乡亲想要去趟县城得绕到别的村。”该村山药种植大户逯保生深有体会地说,“村路不通,销路也不通,严重影响农产品运输和销售。”
“一下雨,村南口的积水常能没过膝盖,根本没法通行。”“村里的小伙子找对象都难,外村姑娘都嫌我们村交通不方便。”
说起这条道路,夏振江、逯全中、夏振海、夏应怀等村民怨声载道。
“李书记上任后,不到两个月就修通了这条道路,乡亲的心路也通了!”夏振江对李永明赞不绝口。
“这条路没有修通的病根儿是四个拆迁户对补偿标准不满意造成的。”李永明说。
李永明一户一户去交流,去沟通。一趟不行两趟,两趟不行三趟……
“我的原则是既不能让群众吃亏,又不能让集体付出太大的代价。”李永明说,“老百姓都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村干部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说话算数,他们都很支持工作、服从大局。”
“李书记办事没私心,替百姓着想,我们信得过!”拆迁户梁立华说。
路修通了,李永明马上着手为乡亲办其他实事。
村里幼儿园的项目资金早已到位,但过去因为村里矛盾重重,迟迟没有开工。李永明马不停蹄,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有实力、信誉好的公司进行合作建设。“教育从娃娃抓起,质量一点也马虎不得。”李永明说。目前,幼儿园主体已经完工,招生工作即将展开。“村里马上要把西保丰小学的路面全部硬化,把校门进行美化呢!”西保丰小学校长刘小保说。
村委会大院脏乱差,村卫生所也在大院里,村干部办公场所形同虚设,村民就医也是踩着垃圾出入。李永明身先士卒,带领村干部打扫卫生,整修院落。如今,焕然一新的村委会干净整洁,村民就医也方便多了。
西保丰村是铁棍山药的种植基地,去年山药种植面积达2500亩,今年发展到3000多亩。李永明主动与山药加工企业联系,帮助村民销售山药。“去年我种植50亩山药,在李书记的帮助下,全部销售到我县一家制药企业了。”逯保生告诉记者。“村里现在向村民推广绿色种植模式,鼓励种植大户发展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并着手建设电商平台,争取把西保丰的铁棍山药、怀菊花卖到全国各地。”没想到李永明竟然对现代销售模式这么了解。
当前,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西保丰村共栽种各类树苗近3000棵。为了节省资金,李永明带领村干部和部分小队长,到温县黄河滩一家苗圃基地去挖树苗。“村里目前的经济基础很薄弱,我们自己去挖,比人家上门送树苗能省一半钱。”李永明说,“别看我年纪大了,身体好着呢,干这活儿累不着!”
记者在李永明的办公桌上,看到了他给温县交通运输局递的一份报告,希望派护路工维护好新朱路。“我们还争取了其他利村利民的项目,马上要把村内其他土路进行硬化,彻底解决村民的出行问题。”李永明说,“不怕发展慢,就怕不发展,每天前进一小步,日积月累一大步。”
“李书记的津贴从来没领过,他不图当官,不图发财,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这样的干部老百姓怎么会不拥护?”采访中,村民都夸李永明好。
村干部如何在群众中树立威信?从李永明身上,我们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一片公心、一心为民、以身作则。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