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陈家沟从这里切入
本报记者 原文钊
4月22日,国内外太极拳名家和国内知名的摄影、书法、绘画、豫剧、文学界名流齐聚温县陈家沟,在陈家沟景区演武厅参加了中国·陈家沟太极文化旅游体验季启动仪式。“此次活动以‘相聚太极圣地、共享和谐太极’为主题,特邀国内外太极拳名家齐聚一堂,旨在以武会友、寻根祭祖、论道太极,弘扬太极文化,畅叙同宗之谊,共商发展大计。”温县县委书记王玲在启动仪式上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意义。
在启动仪式现场,陈式太极拳名家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与和式太极拳名家和有禄、杨式太极拳名家傅声远、吴式太极拳名家张全亮、武式太极拳名家翟维传、孙式太极拳名家张茂清等近百名太极拳名家,分别代表世界太极拳六大流派欢聚一堂。同时,国际武术联合会传统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吕克·本扎、书法家曲玉林、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任宏恩等文体界嘉宾也纷纷到场助兴。
为让来自国内外的太极拳名家和广大嘉宾更加直观地了解温县文化和陈家沟旅游文化,启动仪式上,组织方播放的专题片《走进温县》《印象陈家沟》,全面展现了温县的县情、县貌和风土人情。
温县是太极拳发源地、铁棍山药原产地、优质小麦种子基地、全国十大休闲旅游县,全县拥有几十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遗址,还有慈胜寺、古温国遗址、司马故里、子夏故居、老子悟道处等人文景观;温县是山药、地黄、菊花、牛膝“四大怀药”的原产地,有各类中草药200余种,还是全国有名的小麦育种基地;太极拳博大精深,荟萃了中华传统武术、医学、哲学、兵学、美学、运动学等文化精华,融技击、健身、养生功能于一体,内外兼修、刚柔相济,在武林界独树一帜,堪称“世界第一健康运动”。
为了更好地宣传太极拳和陈家沟旅游文化,由世界太极拳网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的我国首部网络纪录片《陈家沟》开机仪式,在此次启动仪式上举行。作为该部网络纪录片的导演,世界太极拳网总编辑、社会活动家余功保就网络纪录片的有关筹备情况作了简要说明。
这部网络纪录片将突出陈家沟太极拳的文化性、权威性、历史性、系统性、现代化等特点,涉及太极拳历史和文化内涵、杰出人物、国际化发展历程,以及焦作、温县、陈家沟自然风光等方面的内容。“纪录片预计在2016年年底通过网络向全世界进行首播,届时多家电视台将同步播出,让观众切身感受到太极拳的文化魅力。”余功保说。
记者在启动仪式上还了解到,此次系列活动还包括世界太极拳名家走进陈家沟、文化名家采风陈家沟、中外青少年游学陈家沟、陈家沟太极杯微电影创作等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整个体验季活动分为四个系列,即太极·拳、太极·根、太极·道、太极·和。其中,太极·拳系列包括网络纪录片《陈家沟》开机仪式、太极拳名家表演、2016年全国武术太极拳公开赛总决赛等太极拳赛事,以及中国太极拳职业教育中心揭牌仪式、太极拳“六进”等活动;太极·根系列包括太极拳名家朝圣陈家沟、祭拜陈王廷,文化名家采风陈家沟、拍摄微电影和专题纪录片以及太极镇项目签约仪式等;太极·道系列包括陈家沟太极讲坛、中外青少年游学陈家沟等活动;太极·和系列包括旅游推介会、世界太极拳名家走进陈家沟等活动。
目前,太极拳发展已上升为省级战略,焦作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建设知名旅游城、太极文化城”和“一城六基地”的战略构想,温县将“全力打造享誉世界的太极圣地”作为该县“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战略。可以说,太极拳发展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我们将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人走进陈家沟、寻根太极圣地、习拳健身养生、感悟太极文化、共享和谐太极,进一步保护好、使用好、发挥好太极拳发源地品牌,扩大太极拳的品牌影响力,实现太极搭台、经济唱戏、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王玲说,温县作为太极拳发源地,有责任让太极拳惠及天下,更有责任与世界共享太极文化成果。
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家
本报记者 原文钊
千年古县,清风岭上;寻根陈沟,武术之乡……4月23日,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名家齐聚在温县陈家沟太极拳祖祠,隆重举行了中国·陈家沟太极文化旅游体验季系列活动之一的“朝圣陈家沟,祭拜陈王廷”仪式。太极拳名家纷纷表示要将太极拳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当日9时30分,来自太极拳六大流派的近百名太极拳名家依次步入庄严的太极拳祖祠,共同祭拜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缅怀陈所乐、陈汝信、陈长兴、陈有本、陈发科、陈照丕、杨露禅、和兆元、武禹襄、吴鉴泉、孙禄堂等太极拳先驱。
陈王廷是陈家沟陈氏始祖陈卜第九世孙,文武兼优、精于拳械、功夫深厚,曾在河南、山东一带很有声望。明末清初,陈王廷融汇太极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说、道家导引吐纳、养生功法,创编了太极拳。
随着太极拳祖祠门前的8门礼炮鸣放,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式太极拳著名传承人陈小旺在广大游客的见证下,代表太极拳六大流派的众弟子,向太极拳始祖陈王廷像敬上三炷高香,行三叩拜大礼,敬上三碗酒。
随后,来自陈家沟的12名陈式太极拳弟子代表,身着白色太极服,抬着6个色彩鲜艳的花篮走到陈王廷像前,将花篮整齐地摆放在塑像两侧。
“泱泱黄河,巍巍太行,河洛文化,太极故乡……东沟创拳,肇始华章,刚柔相推,运转阴阳……陈氏滥觞,流派芬芳,薪火相传,武术之光……太极圣地,品牌当靓,我辈自强,光大发扬……”在祭拜过程中,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式太极拳著名传承人朱天才恭读了拜祖文,字里行间道出了众多太极拳传承人共同的心声。
“我们要进一步把传承弘扬太极拳文化作为光辉的事业,大力开展各流派太极拳的交流和沟通活动,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为造福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要坚持开放新思维,善于汲取新营养,融汇当代各项文明成果,为太极拳发展不断注入新的能量和活力。”负责主持此次祭拜仪式的世界太极拳网总编辑、社会活动家余功保说,当代太极拳传承人要把陈家沟作为自己的家,做到传承太极拳、不忘陈家沟,为努力打造享誉世界的太极圣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前,太极拳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传播到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达3亿多人,堪称“世界第一健康运动”。温县有闻名国内外的太极拳泰斗“四大金刚”“八大天王”和众多太极拳传承人,陈家沟连锁武校在全世界已开设数百家分校,培养的拳师数不胜数。陈家沟因拳得名、因拳扬名,每年来陈家沟寻根问祖、休闲度假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近两年的游客接待量更是成倍增长。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陈家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此次祭拜仪式是陈家沟的盛典,也是太极拳发展史上的一次大事,我们要让来自全世界寻根问祖的太极拳爱好者,更加深入了解太极拳及其文化起源。”余功保说,六大流派的太极拳爱好者同根同源,携手并肩、合力弘扬太极文化,传承中华国粹,必使太极拳文化事业枝繁叶茂!
首筑太极名人墙
本报记者 杜 笠
4月22日,彩旗飘扬,人声鼎沸,温县陈家沟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名家,这一切都源于中国·陈家沟太极文化旅游体验季的华丽登场,世界太极名人墙首批优秀人物入选活动为体验季打响了“第一枪”。
8时,世界太极名人墙首批优秀人物入选活动正式开始,标志着太极文化工程正式启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太极名人墙,更是太极拳宝库中珍贵的文化资源。
市领导王明德、贾书君、魏丰收、李海松出席了启动仪式,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省文联名誉主席马国强,省文联常务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剑锋,杨其元、关鹏、余功保、张耀廷、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和有禄等世界太极拳名家到场共同为太极拳发源地增光添彩。
作为首批入选世界太极名人墙的太极拳名家,对外经贸大学体育部副教授、太极拳研究专家张旭光认为,此次活动为太极拳做了很好的推广工作,并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名家切磋武艺、交流经验提供了平台。
据了解,世界太极名人墙是由世界太极拳网和温县县委、县政府联合打造的文化系统工程。首批35名太极拳名家入选名人墙,并留下了手印和墨宝。世界太极拳网当日正式开启世界太极名人墙专题页面,将来还要设计专题网站,向全球推广,并出版名人墙丛书,介绍太极人物,以世界太极名人讲习团形式在国内外进行交流,为世界太极名人墙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太极讲坛规格高
本报记者 杜 笠
4月22日下午,在温县海旺弘亚温泉大酒店,一场以文会友的太极拳主题讲坛活动在这里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名家齐聚一堂,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他们对太极拳拳理、太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深刻理解。该活动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太极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活动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贾书君主持,市直部门有关领导、温县四大班子成员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太极拳名家及武术社团负责人参加活动。
温县县委书记王玲说,温县通过开展主题讲坛等系列活动,努力擦亮太极拳这块金字招牌,从而实现做美城市、做强产业、做大事业的发展目标。
在现场,世界太极拳网总编辑、社会活动家余功保应邀作《太极文化产业的思维与格局》主题演讲;原国家武术管理中心研究部主任康戈武作《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主题演讲;海南三亚南山文化旅游景区总裁关鹏作《太极与健康旅游》主题演讲;中国武协副主席杨其元作《注意力经济与太极文化产业》主题演讲;陈式太极拳名家朱天才作《太极与养生》主题演讲;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作《杨式太极拳的发展历程》主题演讲。
据了解,此次太极拳名家讲坛活动吸引了近300名太极拳专家学者,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该活动对太极拳拳理、太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了更深刻理解,今后将继续以传承太极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为己任,把太极文化旅游产业做强做大。
太极拳教育职业化
本报记者 杜 笠
4月23日上午,中国太极拳职业教育中心揭牌仪式在温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举行。
原国家武术管理中心研究部主任康戈武、世界太极拳网总编辑、社会活动家余功保、省武管中心副主任陈沛菊和温县及市教育局的相关领导出席揭牌仪式。
温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唐毅表示,成立中国太极拳职业教育中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太极拳优秀人才的需要,是温县“十三五”战略发展的需要。此次揭牌仪式,是全市太极文化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件大事和喜事,也是焦作太极拳教育培训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的一个里程碑。
据了解,温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致力于探索太极拳教学和培训工作。2014年,该中心率先在全市同类学校中设立了太极养生专业;2015年,该中心的太极养生专业获评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中国太极拳职业教育中心将在温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原有的太极养生专业基础上,把太极拳教育培训机构建设各更加规范、专业,全力构建“一业带百业”的多元产业链条,努力将太极拳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目前,温县有规模以上武术馆校30余家、家庭武馆20余家,全县300余名太极拳师在国内外开办了太极武馆,有加盟店1000多家。仪式现场,相关负责人还为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和式等太极拳名家颁发证书,聘其为中国太极拳职业教育客座教授。
名家同台打太极
本报记者 詹长松
4月22日,温县陈家沟演武厅西亭内,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太极拳流派名家齐聚一堂,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的太极拳盛宴,让大家感受到太极拳的柔美灵活、舒展大方、刚劲勇猛,也品味到太极拳的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连绵不断、行云流水,成为此次中国·陈家沟太极文化旅游体验季活动开幕式上的压轴大戏。
伴随着悠扬的音乐,首先上场的是世界武术锦标赛太极拳冠军邱慧芳和杨式太极拳后起之秀傅清泉,他们为观众表演的是太极剑和太极刀。只见刀剑上下翻飞,配合得天衣无缝,沉稳踏实而又不失轻灵飘逸。高水平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陈式太极拳名家马广禄、吴式太极拳名家张全亮、和式太极拳名家和有禄一同上台表演。3位名家淡定自然、潇洒飘逸地展示了自家武功。3人风格不同,但又相映成趣,这难得一见的景象征服了广大观众。
一袭红衫的戈春艳一上场,就让观众眼前一亮。13岁开始习武的她,集中华武术内家、外家精华于一身,还在《大刀王五》《东瀛游侠》《中华武术》等影片中,成功塑造了多位巾帼高手形象。她展示的太极功夫轻灵飘洒,赢得台下观众连连叫好。
作为国际武术联合会传统武术委员会副主席,吕克·本扎表演的太极拳也是可圈可点。他少年时因为迷恋李小龙的电影而决定来中国学习武术,那年他仅14岁。经过不断努力,他在武术造诣上取得了很大成就,获得的武术大奖不计其数。
随着众多名家表演,现场的气氛逐渐热烈。陈式太极拳“四大金刚”的出场,将气氛推向了高潮。伴随着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朱天才气定神闲地来到舞台中间,挥洒自如地打起了太极拳。紧接着上台的王西安在演练了一套拳法之后,又和一位年轻后生练起了太极推手。他3次漂亮地将年轻后生摔倒,赢得了观众的叫好声。身着黄色练功服的陈正雷,打起太极拳来心到、意到、气到、劲到,浑然一体,看得台下观众如痴如醉。“小旺老师,您好!”在台下观众的亲切问候声中,陈小旺已在舞台中央定住身形。抬手投足之间,一招一式之中,展示出了太极拳大家的风范。
名家的表演结束了,台下的掌声、叫好声经久不息。
用艺术眼光看太极
本报记者 詹长松
4月23日,在温县中国·陈家沟太极文化旅游体验季活动上推出的太极书画摄影作品展,受到了游客的关注。游客在瞬间与永恒的感知间,体悟了太极拳的精髓,感受了太极拳和太极拳发源地的独特魅力。
据悉,此次太极拳书画摄影作品展由温县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陈家沟景区管理局、县摄影家协会和世界太极拳网共同举办,通过书法、绘画和摄影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太极文化的无穷魅力,进一步扩大温县太极拳发源地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丰富了中国·陈家沟太极文化旅游体验季的活动内涵。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把这一思想寓于笔端,便是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书法、绘画作品。置身陈家沟演武厅东厅的展厅里,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浓的墨香,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令人赞叹的书画作品。38幅书法作品、27幅绘画作品,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在一幅由陈式太极拳传承人朱天才创作的《德行天下》书法作品前,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大师不仅拳法精熟,书法也如此让人叹为观止。”一位太极拳爱好者由衷地感叹。
摄影作品在陈家沟的中国太极拳博物馆五楼展出。130余幅摄影作品中,有的记录了太极拳名家习练时的场景,有的记录了大型太极拳比赛的现场,还有的展现了现代人习练太极拳的唯美画面。镜头记录了光阴的斑驳,在这栋古香古色的建筑中,观看这些摄影作品,会让人产生穿越历史的错觉。“1981年,陈家沟迎来了第一批来自日本的太极拳爱好者;1982年,陈家沟太极拳习练者组团去日本交流,从此太极拳走出国门,成为全世界人民喜爱的一种健身运动。”现场解说人员说。
陈家沟隆起旅游新高地
本报记者 原文钊
4月22日下午,中国·陈家沟太极文化旅游体验季之陈家沟旅游推介会在陈家沟景区演武厅举行,来自国内多家知名旅游集团、旅行社和网络科技公司的近百名企业代表欢聚一堂,共同感受了陈家沟深厚的太极文化底蕴。
在此次旅游推介会上,温县政府党组成员、黄河滩开发办公室主任郑开乐,陈家沟景区管理局局长职毅代表温县人民政府,分别与深圳市前海英腾世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中州腾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上海携程旅行网商务有限公司、同程旅游网、河南旅游集团、焦作市远大旅行社等多家旅游企业代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此次旅游推介会全方位展示温县的旅游资源,重点推介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业。太极拳始于明末清初,由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编,经历300多年的演变,已经成为最完美、最广泛、最受大众喜爱的健康养生和武术运动项目,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为传播。陈式太极拳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2014年,陈家沟景区成功获评国家AAAA级景区荣誉称号,陈家沟获批全国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太极拳博物馆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5年,陈家沟成功获首批乡村旅游模范村、河南省对外宣传采访基地荣誉称号。
近年来,温县县委、县政府提出“叫响千年古县、重塑武术之乡、营造生态家园、构建和谐之城”,目标是全力打造享誉世界的太极圣地,建设寻根问祖圣地、文化体验高地、培训交流基地、养老养生腹地。目前,陈家沟文化旅游区以陈家沟村为核心,辐射周边16个行政村,其主要景点包括太极拳祖祠、祖林、中国太极拳博物馆、杨露禅学拳处、古皂角树、东沟、陈照丕陵园等。
太极拳祖祠是在陈氏祖庙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内有陈王廷塑像、拳谱堂、祖师堂、扬德殿、耀武殿、太极阴阳石等景点,是太极拳爱好者和陈氏族人寻根问祖、拜谒祭奠的重要活动场所;杨露禅学拳处占地20余亩,是清朝翰林院待诏陈德瑚故居,是陈家沟保存较完整的清代民居古建筑群;古皂角树位于陈家沟村西,是学拳者练拳、切磋技艺的场所之一,历经300余年,深植于陡坡之上,交错缠绕,枝繁叶茂;陈照丕陵园,塔松苍翠,碑石林立,是一代宗师陈照丕的安寝之地;太极拳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的太极拳主题博物馆,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整个建筑采取了“外阁内馆”格局,集中展示太极拳的产生根源、拳理拳法和流传演变等。
在加大景区开发建设力度的同时,温县充分发挥陈家沟太极拳大师在旅游产品开发中的作用,推出了陈家沟太极拳大师公开课、太极拳演绎、太极论坛等旅游产品,并利用“互联网+”扩大影响力,推出太极拳名家互动体验课,为游客与太极拳名家交流互动提供平台。同时,该县不断加强景区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与美团、携程、驴妈妈等电商合作,实现线上购票,先后建立陈家沟景区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为游客提供更便捷、优质的服务。
魅力文化游,品味陈家沟。在景区发展方向上,温县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以改善旅游环境为契机,把陈家沟村建设成为拥有系列太极拳名人故居、家庭武馆、家庭宾馆和特色旅游商品街区的古村落,大力推进陈家沟太极拳馆全球连锁项目,持续申报太极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旅游资源整合、产品开发,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进一步加大旅游招商力度,打造太极小镇,重点发展太极养生产业,开发教育培训、理论研究、推拿按摩疗养、中医药健身养生、温泉养生、休闲情景居住、地方特色餐饮、地方传统工艺体验等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着力建设中外太极少年文化基地,实施杨露禅学拳处改建扩建、东沟原生态保护、太极小镇、黄河滩区生态农业观光、黄河滩区汽车露营地、拓展训练等项目,全力实施“三带八区”县域旅游发展整体规划。
同时,温县以黄河文化旅游带为统领,兼顾建设南水北调绿化观光带和引黄补源水系观光带等项目,以陈家沟太极圣地建设为核心,带动滩区万亩生态农业观光园、万亩森林文化主题公园、万亩黄河湿地保护区、万亩林果种植基地、黄河水主题公园、古温城遗址主题公园、司马文化园,全力构建温县旅游发展框架。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温县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