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省政府参事莅焦 调研《大气污染防治法》落实情况
我市小麦病虫防治万分火急
图片新闻
九三学社重庆市委莅焦调研交流
我国出台实施“十大扩消费行动”
温县:编织三级网络 化解基层矛盾
郑州“三人行”书法艺术展走进我市
喜看小中里之大变化
江河纸业:行业标杆创新驱动
大型话剧《红旗渠》将在我市演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4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麦重大病虫害警报拉响
我市小麦病虫防治万分火急

作者:本报记者 杨仕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小麦蚜虫发生量急剧增加,部分田块蚜量过万只,已形成危害;麦叶蜂、白粉病等病虫危害也开始上升;赤霉病菌源大量存在,近期降水极利于其侵染……这是我市农业植保部门近期监测的结果,标志着我市小麦重大病虫害警报已经拉响,小麦病虫防治万分火急。

  面对小麦重大病虫防治的严峻形势,我市农业部门发出了特级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把小麦重大病虫防治摆在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位置,迅速行动起来,立足抗灾保丰收,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全力以赴“虫口夺粮”,筑牢夏粮丰收基础。

  目前,我市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小麦蚜虫、赤霉病等重大病虫也将进入发生危害盛期。据省站病虫情通报,小麦条锈病已在我省发生危害,近期降水、凉爽天气对包括小麦蚜虫、赤霉病、锈病在内的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十分有利。同时,我市植保部门近期监测也表明,小麦病虫防治形势尤为严峻。近日,我市还有明显的降水过程,加上我市麦田多数属于高产灌区,田间小气候利于病害流行。各地要充分认识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流行严峻形势和做好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确保小麦赤霉病、穗期蚜虫、条锈病等不大面积暴发成灾,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市农业植保专家紧急呼吁,各地要突出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以实施小麦“一喷三防”和重大病虫统防统治为抓手,分类指导,科学防控,坚决遏制病虫暴发流行。小麦赤霉病要全面落实“常发区主动出击、偶发区预防为主,见花打药”预防控制措施;小麦条锈病要全面落实“打点保面”措施;小麦蚜虫要全面落实“关口前移、压前控后”和穗期达标防治措施;小麦吸浆虫重发区要狠抓蛹期和成虫期防控。各地要切实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率,力争达到40%。

  市植保专家给出的“处方”是:今年我市小麦病虫防控重点是麦蚜、吸浆虫、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是预防赤霉病,控制吸浆虫成虫的关键时期,一旦错过,无法补治;由于部分田块小麦蚜虫虫量异常偏高,急需要开展一次针对性防治,以减轻后期防治压力。根据今年小麦生长发育和病虫发生特点,当前非常适宜采取杀菌剂、杀虫剂、微肥混合喷洒技术,能达到一喷多效的目的。小麦灌浆期间,还要根据病虫监测结果,及时防治穗蚜。

  小麦赤霉病已成为影响小麦生产稳定发展的首要病害。如何防治?专家提出三点建议:在小麦抽穗或扬花初期进行防控;药剂要选择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等新型对路农药;喷药时用药量要足,喷液量要大,喷洒要均匀,每亩地用水量在30公斤防效最好,一定要打两遍药,首次喷药后,间隔7天二次喷药,如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喷。①7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