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最近几个月,马村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跃平做梦都想着公共卫生应急综合楼项目的事情:项目如何申报,消防、文物勘验、质检和安监手续怎么办比较快等,这些问题,不停地在他的脑子里打转。
作为全区八大惠民重点工程之一的公共卫生应急综合楼项目,是由该区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120急救指挥中心、妇幼保健站、农产品监测中心等机构组成。这类综合楼建设工程申报,在该区尚属首次,没经验可循,且在申报过程中,仅设计图纸就三易其稿,初步设计评审进行了两次,所以办理项目许可证的难度可想而知。
“‘盯钉’项目不放松,办法总比困难多。”马村区卫计委主任杨卫霞说,“最笨的办法往往就是最有效的办法,只要盯得准、钉得牢,再难的工作也能完成。”于是,该区卫计委组织专人针对消防、文物勘验、质检和安监等环节,一个一个问题去请教、一个一个局去咨询、一个一个难题去解决。4月15号,综合楼工程施工许可证评审通过了,项目顺利开工。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但也要一件一件来完成。
该区近3年来争取的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一直没有动工,项目面临着被收回的危险。一旦项目被收回,不仅基础设施得不到改善,而且还会影响到今后的项目争取,群众公共医疗服务更成一句空谈。摆在面前的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退,意味着放弃;进,意味着艰辛和付出。该区卫计委一把手带领班子成员,以“5+2”工作模式,在18个行政村一个村一个村地跑,实地察看、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通过走访,该区卫计委领导发现,村卫生室建设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问题,以最低标准80平方米算,最少也得10万元左右。这对有些根本没有集体经济来源的村子来说,压力很大。于是,该区卫计委跟村两委会干部一起,多方筹措资金。目前,该区对已建成的16家村卫生室进行验收,并每家拨付了5万元的奖励资金。
该区卫计委以建设项目为抓手,“盯钉”各项工作,积极谋划精准医疗扶贫“3+5X”工作模式,惠及辖区贫困群众;开展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开辟贫困人口绿色就医通道,让利于民。
正是凭着这种“盯钉”精神,这个于去年9月26日挂牌的区卫生计生委,在成立3个多月后,开始合署办公,走在了全市前列,并获得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王琼 刘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