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穿越千年遇见你
教育部提出顶岗实习学生报酬底线
为了12户居民再用上水
优质办公用房 招 租
焦作日报天天读
声 明
通告
通告
下周六有两场大型公益讲座 市民可拨打热线12355报名领票
中高级人才招聘会 明日在市人才交流中心举办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4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越千年遇见你
——“市民观察团”参观《窑火神工——焦作馆藏瓷器精品展》随行记
作者:本报记者 王龙卿 陈作华 见习记者 赵 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市民观察团”在带有“焦家”字样的瓷器图片展板前,探寻城市的历史脉络。
  本报记者 陈作华 摄
 
   

  瓷器,土与火的结晶,中国古代工匠留给世界的璀璨文明。一千余年前的北宋时期,在距今焦作城区3公里的修武县当阳峪村,窑炉遍地,烟火一片。在工匠们的巧手下,太行山的泥土经过千余度的高温,最终呈现出造型优美、纹饰生动的瓷器。当阳峪,成为中国宋代的瓷都。

  为展示我市古代瓷器文明,市博物馆推出的《窑火神工——焦作馆藏瓷器精品展》,将于5月1日与广大市民见面。预展期间,本报《党报有约》栏目组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文史工作者和市民代表,组成“市民观察团”,于4月26日来到市博物馆,一览多姿多彩的传世古瓷,探寻焦作历史的沧桑足迹。

  触摸当年“窑火”

  这天9时许,“市民观察团”一行走进市博物馆《窑火神工——焦作馆藏瓷器精品展》展厅。全新的布展格局令人耳目一新。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展览内容由“当阳瓷韵——当阳峪窑系”和“釉彩珍藏——传世瓷器”两部分组成。

  在第一部分展览中,博物馆以图片、文字、模拟实景等多种方式介绍当阳峪窑址的考古发掘、水陆运输方式以及当阳峪窑与定窑、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等南北窑的关系。

  展厅内,模拟复原的当阳峪窑遗址场景最先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你看,窑前忙碌的工匠们或是练泥或是制胚,窑内火焰熊熊燃烧,生动地再现了宋代当阳峪窑的一派繁忙景象。

  “当阳峪一带在唐宋时期已成为规模庞大的陶瓷烧制基地。2003年至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当阳峪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出土了大批白釉、酱釉、黑釉等瓷器……”听着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介绍,面对眼前的瓷器烧制场景,“市民观察团”成员仿佛穿越千年历史烟云,来到当时的窑炉旁。

  关于当阳峪窑的历史,“市民观察团”成员边看边交谈。“市民观察团”成员、原某陶瓷厂员工王海忠说:“唐宋时期,当阳峪窑闻名全国,当阳峪窑工到全国各地交流制瓷技术。现今著名的制瓷窑,诸如景德镇窑、定窑、磁州窑等,都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随着北宋的消亡和中原战乱,当阳峪窑也逐渐烟消炉灭,最终湮没在历史的风雨中。”

  探寻“焦作”来历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窑火神工》的第二部分“釉彩珍藏——传世瓷器”。这里集中展示了我市各历史时期的白釉、黑釉、绿釉、酱釉、剔花以及绞胎等各类瓷器……”讲解员的介绍把“市民观察团”成员从怀古的情绪中拉回,大家把目光聚焦在眼前一件件风格迥异的瓷器上。

  在一幅带有“焦家”二字的瓷盘图片前,“市民观察团”成员、市政协委员赵凤祯说:“咱们一直想搞清楚‘焦作’二字的来历。古代把窑炉也叫作坊,焦家的作坊,简称‘焦作’是合情合理的。这个瓷盘的出土,为咱们城市名字的来源提供了实物依据。”

  以刀为笔、以瓷为枕的绿釉刻诗文枕;绘有松树、仙鹤、梅花鹿,寓意吉祥的青花福禄寿瓶;造型简洁、色彩纯正的黑釉弦纹梅瓶……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瓷器都给“市民观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最吸引人的是有镇馆之宝之称的光绪款粉彩描金龙凤纹瓶。纹瓶做工精致,外壁通体为粉彩描金装饰,腹部以龙凤戏火珠为主题纹饰,火云纹补白,从图案到色彩无不彰显出皇家气派。“这件馆藏品从何而来?”“这个粉彩纹瓶为什么被称作镇馆之宝?”“这个瓶子现在市值多少?”“市民观察团”成员犹如求知若渴的学生,向讲解员抛出一系列问题,均得到一一解释。

  让沉睡的藏品说话

  流连在琳琅满目的瓷器之中,大家不仅对绝美的瓷器珍品赞叹不已,更对我国古代工匠精湛的技艺由衷称赞。参观即将结束时,“市民观察团”成员意犹未尽,迟迟不愿走出展区,现场谈起了参观感受和对布展的建议。

  “《窑火神工》专题展览主题突出,展示内容也相对集中,尤其是对当阳峪窑址及瓷器的展示,对发掘、弘扬、宣传焦作历史文化意义重大。但感觉在突出当阳峪窑在中国瓷器史上的地位方面有所不足。”王海忠说,“当阳峪窑在宋代曾经享誉世界,与景德镇窑、定窑、磁州窑等南北窑关系密切。所以,建议本次瓷器展览可以适当地强调当阳峪窑的历史地位。”

  “《窑火神工》瓷器展览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当阳峪窑的历史和传世珍品,但是对绞胎瓷烧制技术恢复后产生的大作、力作展示不多。绞胎瓷在世界瓷林中独树一帜,与太极拳、‘四大怀药’都属于我市的亮丽名片。而距今千余年的烧制技术得以恢复,其意义重大,且烧制出许多精品佳作,所以要增加时代新品的展示。”“市民观察团”成员姬智说。

  “这次展出的瓷器在内容、规格、种类等方面较以前都有很大的丰富和提高,而且将所展瓷器按照白瓷、黑瓷、绿瓷等种类加以分别展出,这为大家了解瓷器品种提供了方便。”“市民观察团”成员秦继利说。

  肯定之余,“市民观察团”成员对本次展览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市博物馆应该充分利用馆舍空间,展出更多焦作文化元素,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博物馆,感受焦作历史;二是要充分挖掘每一件藏品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让沉睡千年的藏品360度无死角地呈现在每一位参观者面前;三是应该利用新媒体、新科技,让更多的人无须走进博物馆就可以随时随地欣赏馆内藏品,最大程度传播焦作灿烂的历史文明。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